查看: 10222|回复: 30

[照亮传闻] 抗疫已胜?不!新冠病毒是人类传染病传播史上最诡异的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214

回帖

3471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471
发表于 2020-4-6 20: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别以为抗击新冠肺炎已胜,大家只是对其缺乏想象力

   
2020年4月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研究中心”落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接受采访,谈当前的疫情发展态势和疫情带来的思考,干货很多,值得认真研读。

梳理其核心观点如下
     1、通过这次大疫,我们民族必须增长的智慧,就是对医学科技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的抗疫战,主要打的是社会组织的仗,而非科技仗。我们应该少一些说漂亮话的人,多一些目光冷静、头脑清醒、行动稳健迅捷的科学家。
     2、我国目前疫情防控效果明显,但在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对其传播规律也缺乏想象力,所以还不是歇口气的时候,还要对疫情是否反复保持足够警惕。
     3、一些西方国家施行实质性的“群体免疫”策略,以牺牲年老体弱者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人群整体免疫水平的上升,疫情之后能够放心打开国门。而我国将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不放弃一个患者,后期可能面临被动局面,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国际交流和开放带来不利影响。
     4、我们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必须把临床和预防高度结合起来,这才是人间正道。世界上的经验,社会发展的经验都证实,概莫能外。重视什么就把什么独立出来的管理体系,容易变成一种画地为牢的局面,其结果就是独木难支。
     5、中央防疫领导小组已经明确提出,各地尤其是重点疫区,要通过核酸及血清抗体检测进行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其中,通过核酸检测可以发现无症状感染者;通过抗体检测可以反映人群的免疫水平;两者结合可以对病毒规律和疫情走向有一个科学的评估,对于疫情防控有着深远意义。

以下是讲话实录

     现在看来,国家医学科技在当今世界上,其重要性无以复加。这次新冠疫情事件使我们更感受到医学科技的重要性。它跟国家的三件大事关系紧密,第一个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民众的健康和生命;第二个是最重大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因为健康产业是第一大产业;第三个是最突出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
     很多人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没错,其核心就是医学部分。因此医学发达与否,医学科技发展与否就关乎整个社会、经济、民生、国防安全这样一个大的格局。
     你大概知道现在是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我们天天念叨这句话,但你能不能理解这句话呢?变局有很多的因素,有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科技的等等若干因素,其中一个极大的搅动因素,能引起全局性改变的因素,是疫情。它的全球影响还在继续,会影响到全球的大的战略布局。
     这中间谁头脑清楚谁就可以胜出,谁在这里叽叽喳喳地念叨很多事情,但不聪明少智慧,再加上私利作祟的话,这个全球格局就会变了。卫生界如此,科技界如此,社会国家都如此。因此这个时候,一定是在这个大的疫情之后,痛定思痛,我们怎么办?
     而疫情并未远去,先要考虑现在我们和欧美之间的差别。他们会比较理性地,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会断指求存。我们是比较感性的,重感情的,一定要把每个人到维护住。于是,在将来就可能出现一个情况,就是欧美人群受了大的损失之后,他的人群免疫能力就上来了,它可以敞开国门,他不怕的,他有免疫力,出去的话呢,他也不是疫情高发国,进来的话呢,他也不是人群易感国。我们反过来有可能面临这样的局面,对于14亿人口这样人均医疗资源较低的国家来说,既要重感情,还要保持社会稳定,还要保持国门的开放状态,谁能做这个事儿?只有医学能帮国家。
     因此现在疫苗如果能出来的话,那这个事情就好很多,但冠状病毒的疫苗不是个简单的事儿,这不是个流感。现在不但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要打造,在新冠病毒的科技研究上我们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也必须头脑清楚,眼光不能偏狭,要认清楚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当我们还为这些假阳性、假阴性,尤其假阴性所困惑的时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的国家已经是一滴指血十分钟,就能准确率很高的测出来了,已经可以分发到家庭里边儿,像糖尿病一样的自己测一下填报了。我们知道在检测上做到充分、准确和动态,对防控有多大的意义。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我们在这场战役中,现在打的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组织的力量。科技的力量有吗?有,但是打得特漂亮吗?这个留给以后评价,留给在跟其他的国家的比较中去评价,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现在的方舱医院,都是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的力量起作用,科技方面的力量,我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状态啊?我们应该少一点说漂亮话的科学家,多一点真正的,更多地看到问题的科学家,应当多一点目光冷静、头脑清醒、行动稳健迅捷的科学家,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中国的科学界搞很多的事情,但真正的塌下心来的,按照目光冷静、头脑清醒,行动稳健迅捷这样去做事情的,有,但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所以在研究中,我的研究组始终说的一句话就是,真正的拿到什么数据的时候都别激动,它必须是以冷静的目光,一定要头脑清醒,平和地去做事。
     尤其是现在的情况下,不是歇口气的时候。现在恰恰在疫情的变化期,谁能知道这是长期的阶段性回来的像流感,还是人个体上能够慢性感染像乙肝,还是倏然而去像SARS,还是第四种、第五种可能性?我们现在还都缺乏想象力。
     因此我们需要好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这也是通过这次大疫,我们民族必须增长的智慧,就是对医学科技的高度重视。能不能真正的战胜疫情,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就是科学技术手段,这个是最核心的生产力,因此发展好和医学科学和技术是符合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全国和整个社会都要思考怎样把医学科技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现在医学科技的投入,医学科技的体系建设是远远不够的,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
     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医学生命科学的研究经费,占到了人口科技经费的40~70%,我们国家低得多得多,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情况,而实际上医学科技的发展直接关乎整个民生的,是关乎健康产业发展,也关乎我们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此,在这次之后怎么能够坚定的推行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为代表的这样的机构必须考虑的,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必须思考的,代表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所必须坚定推行的一个社会发展取向。
     我们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必须把临床和预防高度结合起来,这才是人间正道。世界上的经验,社会发展的经验都证实,概莫能外。重视什么就把什么独立出来的管理体系,容易变成一种画地为牢的局面,其结果就是独木难支。
     中央已经明确,要求地方要特别是重点地区和地方,要组织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就是核酸和血清抗体,调查的目的能明确到底有多少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要严格的、更科学、更经济地设计和抽样调查,不是简单地找几个健康人做检查,也不是对所有人做检查。
     通过这个抽样,要能够对人群整体的免疫力状况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摸底。现在着手做这件事,可以反映当前的基线水平。三个月、六个月后复查,则可以反映未来群体的免疫力和疾病流行情况。这个依据拿在手里,我们才能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才能在世界各国普遍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掌握主动权,不至于陷于被动。(人民日报)


延伸阅读
   马来西亚现10倍原传染性且疫苗或无效的新冠超强变异毒株

151

主题

151

回帖

175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750
发表于 2020-5-18 11: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医智宝 于 2020-5-18 11:51 编辑

新冠病毒为人类史上最狡猾病毒 传染病专家:传播方式超出想象的诡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随着科学界对于病毒认识的逐步深入,病毒的传播途径不断被公众所认知。不管是从病毒传播力,还是各种各样传播方式,可以说新冠病毒太狡猾!
     很多科学家都认为新冠病毒是近几十年来人类遇到的最具挑战性的病毒。比如,美国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在一个采访时表示,在他50多年的传染病研究生涯中,从未见过像新冠病毒这么诡异的病毒。
     可以通过一个喷嚏传播,也可以前后同坐一部电梯传播,鞋子踩着口水也可能传播,甚至连穿过的衣服都能传播……

     1 最常见:打个喷嚏能传播     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我们也能看到,飞沫传播依然是新冠病毒最广的传播方式。①
日前,美国疾控中心出版的《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发表了一篇广州市疾控中心和广州越秀区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员的病例研究。研究介绍了今年(2020年)1月在广州一家餐厅发生的一起疫情传播案例,案例中有3个家庭共10人被确诊为新冠患者,而这3个家庭是再同一时间段在该餐厅就餐。研究认为:爆发的最可能原因是飞沫传播。

新冠病毒 飞唾 启疾光http://hyu4743680001.my3w.com/forum.php?mod=post&action=edit&fid=71&tid=472&pid ...

新冠病毒  飞唾 启疾光http://hyu4743680001.my3w.com/forum.php?mod=post&action=edit&fid=71&tid=472&pid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曾在发布会上介绍说,飞沫一般通过咳嗽、打喷嚏从人体中出来,出来后很快会沉降。沉降在周围的物体表面,或者手上有可能沾有病毒,它会污染我们接触到的物体表面,比如门把手、电梯按纽,病毒会污染这上面。研究发现,病毒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可以存活数小时,如果温度、湿度合适,它可以存活数天。

2  最易忽视:摸过同一个门把手也会传播
    在2020年2月8日发布的浙江金华市新冠肺炎疫情通报里,东阳市新增的2例病例中有1例为先前确诊病例吴某成的密切接触者,至此,该起聚集性疫情共涉及8人。其中第五例患者是和其他新冠患者接触同一物品后被感染。疾控专家分析,很有可能是接触了相同的物品,或是按了电梯里同一个按钮。

新冠病毒 飞唾 启疾光http://hyu4743680001.my3w.com/forum.php?mod=post&action=edit&fid=71&tid=472&pi ...

新冠病毒  飞唾  启疾光http://hyu4743680001.my3w.com/forum.php?mod=post&action=edit&fid=71&tid=472&pi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冯录召2020年1月28日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接触传播,指病原体通过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具体到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直接接触主要是指直接接触病人的身体分泌物。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指出,新冠病毒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3  最诧异:同坐电梯也能传播
     2020年2月2日晚,广东省疾控公布了一些真实感染案例:上下楼邻居感染因为同乘电梯。疾控专家介绍,一名男士最近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他并没有明显的外出接触史,也没有到往过农贸市场,他也很疑惑自己为什么会感染。随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他与另外一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很有可能因为同乘电梯感染。
     广东省疾控专家同时还介绍了一个同在以一个密闭车厢里发生传播的案例。在珠海一26岁的年轻小伙儿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专家开展调查,顺藤摸瓜,竟然发现他在发病一周前与新冠病例孙某同乘一辆大巴车,车程2小时。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也明确提到,新型冠状病毒“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所谓气溶胶,学术地讲,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而通俗地讲,为了区别于洁净空气,常使用含尘气体或污染气体来称呼气溶胶。
     气溶胶也可以人工形成,比如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大飞沫很快落到地面或物体表面,微小飞沫可以在空气中悬浮一段时间,后者属于气溶胶。

4  最不可思议:鞋底也能传播
     今年4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下属学术期刊《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可通过鞋底传播,传播距离至少为13英尺(约4米)。②
     该项新研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武汉市火神山医院以及武汉市中心医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撰写,研究人员在火神山医院检测了空气和地面的样本,发现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中约有一半人的鞋底都携带有新冠病毒。

5  最让人震惊:还有可能通过衣服传播
      5月7日,吉林舒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为洗衣工。5月11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1+1》采访时介绍,几天以前,有一个研究报道,是关于空气当中的病毒含量,研究人员对医院病人的病房空气和医生更换隔离服的半污染区,以及清洁区的空气进行采样,发现在医务人员更换隔离服的空间中,空气当中的病毒含量反而更高,也就是说,如果医务人员在病房里面,他的衣物上可能会沾上病毒,脱的过程当中,空气当中病毒含量更高。
       对于吉林省舒兰市目前的疫情问题,白岩松问道:“有种说法,现在确定在舒兰的病例是公安局的洗衣工,公安局4月8日到30日,涉及到接人(俄罗斯入境人员),这个洗衣工有可能在洗制接人公安的衣服过程当中感染吗?”对于这个问题,吴尊友的回答是:“有这种可能!”。

6  最难想象:下水道和粪便也可能传播      今年1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发了由钟南山院士牵头发起的研究也指出了新冠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证据(粪便)。随后,美国也在第一例新型肺炎患者的粪便中,检查出新型冠状病毒。在此之后,国内深圳、武汉的医院也相继表示,在所进行检查的部分患者的粪便中,也检出过病毒。③
     所以,患者粪便内有病毒是可以肯定的,但是这病毒是否有感染能力,目前还有研究结果。但对于预防粪口传播,我们要注意在冲马桶时,要盖上马桶盖再冲,大小便后要洗手。
      此前,网络上有人说新冠病毒可能存在“下水道传播”。为什么出现“病毒通过下水道传播”的说法?
其实,在2003年的“非典”,香港死亡了299人,其中42人都住在一个叫做淘大花园的小区。在这42人中,有一半的人都住在E座,其余的分布在小区中的其他14栋楼内。离E座比较近的楼,感染病毒的患者也相对多一点。

新冠病毒肺炎 启疾光 粪便传播http://hyu4743680001.my3w.com/forum.php?mod=post&action=edit&fid=71&tid ...

新冠病毒肺炎  启疾光 粪便传播http://hyu4743680001.my3w.com/forum.php?mod=post&action=edit&fid=71&tid ...

     调查发现,一个有腹泻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到淘大花园E座探访,因为腹泻使用了洗手间,把有病毒的粪便冲入了马桶。事后的一个猜测是:因为粪便进入污水管,而管道是联通的,如果洗手间地漏所连接的“U”形管密封性不够,病毒就可以通过管道扩散到其他房间。
     那怎样对待“下水道传播”的风险呢?如果使用冲水马桶,那请在冲水的时候把盖板放下,防止排泄物中的病菌被水流冲击而溅入空气中,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病毒传播。另外,在中地漏尽量用盖子盖严实,定期消毒。
     虽然病毒的传播千变万化,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普通人而言,以不变应万变,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就是勤洗手、戴好口罩、尽量少用手摸脸,与人沟通时保持一定距离。


     参考资料:
     ①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②Guo Z-D, et al., (2020). Aerosol and surface distribution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in hospital wards, Wuhan, China, 2020. Emerg Infect Dis, DOI: 10.3201/eid2607.200885
     ③《Clinical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Chin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注:本文转自《瞭望智库》微信公众号“健康时报”标题为《新冠的传播方式超出想象力!专家坦言:从未见过这么诡异的病毒!》,不代表国正行启疾光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主题

280

回帖

47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16
发表于 2020-5-18 13: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籍华裔医生:全世界都还没有意识到这场疫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目前,全世界都还没有意识到这场疫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时间到底有多长。到今天为止,对于眼下的这场疫情,全世界估计还没有多少人来得及做一次深刻、全面而又富有前瞻性的理性分析,事态的发展,已经在各个方面无数次击穿了我们的想象力,由此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全世界正在面对一个人类踏进文明门槛以后从未遇到过的全球性大毁灭。

现在,有许多中国留学生从美国、欧洲回来躲避瘟疫,他们以为躲完风头之后就可以再回欧美去继续求学、工作,可是他们哪里想得到,他们这次回到中国,很可能就是一次单程旅行,之后他们可能再也不能返回欧美去了,也许要几年、十几年过后,欧美的那些著名的大学才会重新打开尘封的大门。

然而,2020年年初的这场疫情,对中国来说,却有着自1840年以来非同一般的意义。

目前,依照新冠病毒COVID-19凶残而狡诈的特性来看,人类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将其彻底消灭,可以预料,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整个地球都会在COVID-19及其各级变异后代的轮番进攻的滚滚狼烟之中瑟瑟发抖。

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人类的生存很可能会进入这样一个模式:
1、病毒以“候鸟模式”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流行传播。
第一年的10月、11月——第二年4月、5月,病毒(冬瘟和春瘟)在北半球肆虐,而第二年的4月、5月——第二年的10月、11月,病毒(夏瘟和秋瘟)在南半球流行,到第二年的10月、11月——第三年4月、5月,病毒又回到北半球蹂躏,之后再去到南半球,整个地球就在这种周期性的痉挛中痛苦呻吟。

2、“断航”、“封国”、“封城”与“蛰居”将成常态。
这些极端的抗疫方式,将会成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的常态,全人类的生活都退缩到了只满足于生存基本需求的底线,人类的社会活动受到了严重的压缩,人类的发展空间萎缩到了最小程度。

3、人类的生存质量、总人口数量,将会断崖式地急剧下降。
第三产业将会遭受重创,金融业、文娱体育额产业、旅游业、餐饮业将会惨不忍睹,跨区域投资陷入全面停滞,国际贸易下降到最低程度,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中国的经济存在着短暂时间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风险,而许多发达国家以第三产业为主的GDP将会出现腰斩,全球化1.0正式解体,社会平均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人类的科技文化水平将会大幅度倒退。

4、全球政治经济将重新洗牌。
在愈演愈烈的疫情背景下,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将出现一轮又一轮的重新洗牌,大范围内硬杀伤战争爆发的几率将会大幅下降,但小规模的高烈度局部战争爆发的频度将急剧增高,其中,以人类生命为攻击目标的生化战争将成为战争的重要形态,甚至是主要手段。

5、大自然将淘汰十亿以上人口。
相对于世界范围的生产总量来看,77亿的全球总人口显得绝对过剩,因此,大自然将以它自有的残酷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淘汰十亿、二十亿甚至更多的人口。


人类是否可以通过研发疫苗和新药来战胜COVID-19病毒?
目前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COVID—19病毒堪称一个完美的杰作,就像一首宏大的交响诗一样精妙复杂而又巧夺天工。人类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强大的全能型的纳米级对手。
从能得到的公开信息来看,新冠病毒并不像是一个自然产生的病毒,它所具备的许多特性让它更像是一个极微小(125纳米)的智能机器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人体的细胞内穿梭巡游,人类的肺脏、肝脏、肾脏、大脑、免疫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统统都是它的攻击目标。而在发起攻击的同时,它还可以轻松躲过药物对它的追杀,直到和宿主一起同归于尽。

第一,病毒有超强的耐心,它可以在人体内无症状潜伏14天甚至更长时间,目的就是要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中,最大程度地传染给它能接触到的人。

第二,病毒有惊人的谋略,它的病死率不高不低,与超长潜伏期结合得恰到好处,既不能让宿主很快病死,又能在被发现之前尽可能传染更多的人。

第三,病毒有神鬼莫测的传播途径,它可以通过空气、触摸、饮食、粪便传播,甚至根据上海瑞金医院的解剖报告来看,病毒完全有可能通过大面积暴露和有损伤的皮肤传播。

第四,病毒有闪展腾挪的攻击路径,科学家原来以为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2)来建立对人体的攻击路径,但是其后病毒出现变异,又发展出三条新的攻击路径FURIN、GRP78和 CD 147。

第五,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病毒实际上具备了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与功能,又能以流感的方式大范围内传播,即使是宿主通过治疗恢复了健康,病毒可能还会终身寄生在宿主体内,等到各种条件具备的时候,它将再度生机萌发、兴风作浪。这就像是原本就十分凶恶无比的老虎,现在又突然长出了翅膀,而且还成了隐身,由此,各种现代化武器武装到了牙齿的人类,才会在第一时间被打得溃不成军,狼狈不堪。

病毒的神奇之处还不仅在于此,而是其变异。

病毒是一个单链的RAN冠状病毒,极不稳定,非常容易出现变异(病毒的设计者在一开始看中的就是冠状病毒这个特性),仅仅是在2020年2月12日之前,病毒的进化树上最少就已经有了5个单倍型。

今后,在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过程中,病毒必然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变异,繁衍出越来越多的亚型,甚至可能与别的病毒形成重组,突变演化出一些全新的超级病毒出来。


另外,近来在网上出现一个资料,有人发现3月8号之前,美国华盛顿州的一个病毒毒株已经有了26步突变,在法国境内的毒株有了18步突变,而在中国境内,最早的毒株突变只有香港的一例,为10步。


人类在与病毒对抗的斗争中,一种被动的但可以最广泛使用的手段,就是生产出对付病毒的特定疫苗。然而,疫苗的研制周期最少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这个速度远远小于病毒的变异速度,这也就是说,如果在没有中医药等有效药物介入的情况下,人类实际上就是在骑着自行车追赶病毒的高速列车,只会越追越远,越死越多。


退一步说,即使半年或者一年后,能够对付病毒的疫苗和药物研制出来了,但是,这些疫苗和药物能够对付病毒各个家族中不断形成的新的亚型吗?如果那时病毒又产生了更大程度的突变,那人类又该怎么样来应对呢?


据冰岛媒体“雷克雅未克秘闻(The Reykjavík Grapevine)”3月25日消息,冰岛国内一名新冠肺炎患者被检测出同时被两种新冠病毒的感染的情况,其中第二种为原始新冠病毒的变体,这是冰岛第一次发现受双重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并且,冰岛科学家已在国内发现40个病毒变种。


    注:内容来源 名人档案 微信公众号 财大易晟商学院  仅提供分享 不代表启疾光赞同其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主题

280

回帖

47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16
发表于 2020-5-18 13: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籍华人医生:战胜这场疫情一定是新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



作为在美国抗疫一线医生,亲自参与治了几十个新冠病人,把心得和建议给大家报告如下:

1、新冠的神药近期内是不可能有的。

中国试药比美国宽松得多,试过了无数的药。之前中国呼声最高的是抗爱滋病药 (克立芝) ,但随后中国医生自己做的双盲实验证明了它没用,这结论2020年3月18日发表后克立芝立刻打入冷宫。氯喹的前景更不乐观。

很多风湿性关节炎和红斑狼疮病人长期服用氯喹,但并没有报告说这类病人就不容易得新冠或者变成重症。因为氯喹没太大的副作用 (但也是有的),我所在医院给所有住院病人都用上了,但我没有感受到它有减少转成重症的作用。人民的希望双盲实验已经做了很久,如果很有效的话肯定会提前揭盲结束 (早结束可以早卖早赚钱),所以估计也没多大的希望。

从流感的经验来看,传统的疫苗效果也不会很大。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搞的全新型mRNA疫苗,但效果也难以预计。

2、医院虽然没有神药,但是靠氧气和呼吸机这两样法宝,还是可以挽救一些生命的。

轻症去医院的主要目的是吸氧,所以居家隔离恢复,在确认不缺氧的前提下,是安全可行的。确认不缺氧要靠指尖血氧计 (pulse oximeter) ,但很可惜这个神器远不如体温计普及,虽然它在正常价格的时候跟体温计一样便宜 (< $20),也一样好用。因为没有普及 pulse ox,所以美国医生经常只能告诉病人有了呼吸急促 (shortness of breath) 再去医院,但是不同人对缺氧的耐受程度是不同的,有少数人血氧非常低了也不呼吸急促,等到去医院已经晚了。这应该是这次新冠得病有人"扑街"或者在家猝死的主要原因。

因为血氧计相当便宜,不少美国家庭尤其是本来就有慢性肺病的还是有它的,或者至少现在买个贵的也来得及 ($100以内在local药店还是能买得到的)。但是不少美国穷人家庭甚至连个$10称体重的秤都买不起,也就没有自己测血氧的能力。

3、不论如何造成的,今天新冠已经在全美广泛流传了,而且已知有很多无症状感染者,也就基本上不可能扑灭了。

所以象流感一样,大部分人在接下来的有生之年,迟早都会得上一次新冠,而且得了一次也不保证过几年不再得一次。这是人类医疗水平决定的,也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虽然现在貌似扑灭了,但一旦打开国门还是会要面对。所以,你我将来多半都会得上新冠,但如下所述,对此完全不必恐慌。

4、如果你将来出现了类似流感的症状 (发烧干咳嗓子痛) ,可以就当作你得了新冠或流感。

居家休息,和家人严格隔离,电话告知医生,加上自我密切测量血氧 (每4小时测一次,保证 >95%),就足够了。因为没有神药特效药,所以不必纠结于去测试。去测试并不能改变什么,顶多满足一下你自己的好奇心。即使测出来是阴性,如果你症状很象,那测试也可能是假阴性,你还是该隔离和密切监测。如果发烧,只吃 Tylenol (acetaminophen) ,按瓶子上所写计量吃。

如果吃了药烧退了,血氧也保持在95%以上,就不必看医生。

此外,我觉得治疗一般会有两个误区:


第一,狂喝水。这个病在医院治疗的时候是要尽量少给水的,以避免肺积水 (pulmonary edema),所以在家喝水喝到满足自己口渴的程度就够了,不要刻意多喝水,象国内那种动不动吊瓶水更是不可取的。喝水要保持盐分,所以chicken soup比白水更好。

第二,长时间一个姿势卧床。这个病多睡觉多休息很有利康复,但是长期卧床可能出现血淤导致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在医院都是给注射化血淤的药避免这点,在家则可通过多运动来避免。建议至少每四个小时起床一次在家慢走个一刻钟建,而且卧床时也多动动腿,多变换变换姿势(时不时趴着睡也有疗效,即所谓proning)。

5、从长期来讲,新冠的确是象个大号的流感,它的总体致死率大概也就是流感的几倍。

绝大多数得了新冠的都是无症状或者轻症就自愈了,也没什么后遗症。我亲眼所见,即使需要住院的新冠病人大概四分之三都出院直接回家了。因为美国已知新冠是无法扑灭的,所以出院标准远比中国宽松,例如不发烧不需要吸氧48小时即可出院,不需要重复做核酸检测,医嘱在家继续隔离14天即可。

这不是因为没床位,事实上我院普通床位现在一点都不紧张,而是因为呆在医院里没必要了,毕竟医院没有家干净。


6、但是为什么近期内我们还是要严格停工隔离呢?

因为新冠它是全新的,而不是象流感一直都在。在美国,流感每年死几万人 (这点绝无高估,每个医院里的医生每年都实际感受得到),但是新冠把这一年的病压缩到几个星期里发,造成单日发病数很高,医院爆棚。Flatten the curve的意思只是把单日发病数压下去,对这个flattened curve做积分的总发病人数还是不会少的。

但只要每天医院不爆,就能保证该给氧的给氧,该上呼吸机的上呼吸机,就能救回一些命。

7、新冠严重到要进ICU上呼吸机的是极少数,但如果上了呼吸机,不说九死一生,活下来的可能也最多只有一半了,这也是人类目前医疗水平决定的。

所谓抗细胞因子风暴的药我院也用,效果貌似很有限。病情严重到要上呼吸机一般都不是因为病毒本身,而是因为ARDS,可以通俗的理解为肺的过激反应。各种病毒和细菌,乃至一些非感染类的病,都可以导致ARDS。

如何避免ARDS一直是老大难问题,重点研究几十年了没有很多进展,不是近期可以解决的。就我这次亲眼所见,也只能说,会不会变成ARDS全都是靠命。虽然统计上来说有基础病的更容易得ARDS,但确实有年轻没有基础病的病人也得ARDS然后去世了,而有些高龄病人有很多很重的基础病,比如肾衰长期靠透析,心衰,肺阻滞,因为他们的基础病严重了要住院,然后医院几乎给每个病人都查新冠也查出来他们得了,但他们只是轻症,过几天也就出院了。

8、因为新冠在美国已不可能扑灭,而且致死率低,我认为只要疫情控制到平时流感的程度,也就是正常运转的医院能有床位接纳需要住院的新冠病人,就可以复工了。

象中国那样一直停工直到几乎没有新冠病人,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比如像华盛顿州目前的情况,貌似就可以在保持social distance的前提下在一两周内逐步复工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冠作为呼吸道病毒的一种,在半年之后秋冬季时还会来犯。所以这半年里可以开始谋划如何应对第二波了。我建议等到这波疫情过去,夏天东西不那么贵的时候,屯好:血氧计(每个人都学会如何自己使用),体温计,Tylenol,鸡汤 (罐装可长期保存的)。如果工作需要经常旅行或者去人群密集处的话,根据风险程度屯好普通口罩,N95,护目镜不等。能复工的时候多挣点钱存着,做好再次居家隔离的准备。

9、美国12天已经更新了6代新冠肺炎检测试剂,从当初的检测时间:2天-1天—6小时—35小时—1.5小时—5分钟,准确率均大95%。

现在不用纠结于谁的作业该抄,也不用纠结于哪国的感染人数最多,不在一个平台上比较,这些数字都毫无意义。

这场疫情已经导致了世界各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科技大比拼,相信最后战胜这场疫情的一定是新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




      注:内容来源 名人档案 微信公众号 财大易晟商学院  仅提供分享 不代表启疾光赞同其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49

回帖

45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4
发表于 2020-6-12 11: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福、冯子健联合发表论文:中国或面临新冠再次流行风险

新京报快讯(记者 许雯)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的防控策略具体效果如何,今后将采取何种防控策略?6月4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院士和冯子健教授团队的卫生政策文章,对前述问题作出回答。

文章指出,当前,中国的围堵策略取得了成功,基本阻断本地传播。研究者通过模型估计,如果没有实施发现隔离病例、追踪密切接触者、限制局部地区人员流动等围堵措施,中国COVID-19患者数将增加67倍。

文章认为,鉴于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人员仍然普遍易感COVID-19病毒,中国或面临再次发生COVID-19流行的风险。中国仍需持续实施强有力的压制策略,以防止输入病例再次引发本地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首度披露,目前中国抗击COVID-19的战略目标是保持不发生本地传播或者使传播维持在较低水平,直至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并广泛接种以形成人群免疫屏障。疫苗前景可期,但仍有失败的可能,万一安全而有效的疫苗未能研制成功或者需要更多的时间,中国将与国际科学界合作,确定有效药物和治疗策略。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研究者提醒,如果COVID-19大流行形势继续恶化,其影响可能会接近1918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据估计病死率超过2%,在全球造成约5000万至1亿人口死亡。

中国COVID-19的发病数(截至2020年5月31日)
中国全人群感染死亡比为0.66%

文章首先分析了COVID-19的严重性和威胁。研究显示,COVID-19比季节性流感更严重、传染性更强,它的基本再生数(R0)是后者的2倍。季节性流感通常是自限性的,仅1.8%的病例需要住院。但是,在中国超过一半的COVID-19报告病例出现肺炎并需要住院。流感的病死率约为0.1%,而据估计COVID-19的病死率在中国湖北省为5.9%、湖北以外为0.98%。

文章认为,湖北以外地区疫情发生较晚、病例识别能力随着经验累积有所提升,病例发现和救治更加及时,这可能是湖北和湖北以外地区病死率差别的原因。

文章提到,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估计,经调整年龄后,中国全人群的感染死亡比为0.66%。

若继续恶化或造成全球5000万至1亿人口死亡

文章分析认为,COVID-19的严重程度可能会受到医疗资源可用性的影响。武汉每千人的病床数为7.2,高于全球许多城市平均水平。2月初,武汉市报告的病例数虽然很高,但当时人群感染率仍相对较低(可能<1%)。

研究者提醒,病例数激增给医疗系统带来压力,如果医疗系统过载,则可能导致更多的死亡。如果COVID-19大流行形势继续恶化,其影响可能会接近1918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据估计病死率超过2%,在全球造成约5000万至1亿人口死亡。

如未采取措施中国新冠肺炎患者数将增加67倍

文章从中国目前的应对经验角度,描述了中国的COVID-19防控策略与具体措施。文章指出,自疫情初始至今,中国采取了两种应对策略:围堵策略和压制策略。

其中,围堵策略适用于疫情早期,此时病例尚集中于局部地区,采取特定措施可阻断人际传播及向其他区域扩散。该策略的核心措施是积极发现并管理病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并隔离医学观察;必要时限制局部地区的人员流动。值得注意的是,文章指出,通过研究模型估计,如果没有实施这些围堵措施,中国COVID-19患者数将增加67倍。

据此模型评估,发现并隔离病例、追踪和隔离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是围堵策略的最有效措施——较旅行限制和减少接触的措施更为有效,能够避免更多的人员感染。当这些措施与其他非药物干预措施综合运用时,效果更强。发病率下降也与暂停市区公共交通、关闭娱乐场所和禁止大规模人群聚集相关。

研究者认为,围堵或压制策略中最紧急和最重要的措施是扩大检测能力,确保或尽可能对每个疑似病例和所有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提供检测。

中国或面临新冠再次流行风险

文章分析认为,围堵策略在中国已取得成功,并给出了一组数据:从4月1日到5月31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日均报告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数为54例,绝大多数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或境外输入病例关联病例,平均每天新增报告0.6例死亡——最近1例新增死亡病例已是一个多月以前报告,即4月14日。

文章提及,目前中国已无持续的社区传播,但国际输入病例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仍然广泛存在。鉴于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人员仍然普遍易感COVID-19病毒,中国或面临再次发生COVID-19流行的风险。

中国战略目标是研发疫苗并广泛接种

中国目前的COVID-19发病和死亡水平均较低,但考虑到人群的普遍易感性,维持这种防控姿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巨大且难以持续的。中国COVID-19防控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什么?文章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

文章提到,目前中国抗击COVID-19的战略目标是保持不发生本地传播或者使传播维持在较低水平,直至研发出安全有效的COVID-19疫苗,并广泛接种以形成人群免疫屏障。为此中国要将任何来源的COVID-19的传播风险降至最低。实现并维持发病和死亡很低的水平,将为紧急开发疫苗和治疗药物赢得时间。

对于疫苗研发,文章认为,目前尚不明确COVID-19疫苗的免疫原性、保护效果、安全性、产能和研发时间表等,还需时间进行大量的研究。疫苗前景可期,但仍有失败的可能,万一安全而有效的COVID-19疫苗未能研制成功或者需要更多的时间,中国将与国际科学界合作,确定有效药物和治疗策略。


        注:内容来源 新京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53

回帖

67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73
发表于 2020-7-2 21: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尊友:新冠病毒虽无变异,但可能是人类遇到的最棘手病毒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2020年6月29日晚接受《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采访,被问新冠病毒是个怎么样的对手时,表示新冠病毒可能是人类遇到的最棘手病毒。
      吴尊友解释说,新冠病毒的传染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种族、区域,也不分冬夏,只要防控措施不到位,新冠病毒就会传播扩散。找到遏制新冠病毒的杀手锏,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研究、需要解决的事情。
      在被问新冠病毒是否在全世界蔓延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时,其表示,从全球对新冠病毒的监测情况来看,病毒没有发生变异。这是一个好的迹象,对研究疫苗来说是好的信息。没有发生大的变异,研制疫苗就比较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53

回帖

67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73
发表于 2020-7-8 20: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为什么控制不住疫情?

     近段时间以来,美国的媒体对疫情的控制越来越不满意,反思的声音也开始在主流媒体上涌现。这三大因素可能直接导致了美国的抗疫失控:


     1.美国民众为什么认为新冠病毒不可怕? 民众危机意识不强,对传染病重视程度不够
     美国这块土地,地大物博,少有严重自然灾害。 自建国以来,除了南北内战争外,没有经历过大的本土战争,民众对灾难的理解不深,对传染病的危害认识明显不足,甚至轻视。

    2.戴不戴口罩、打不打疫苗,这些常识,竟被有些人披上政治色彩
     对个体自由和权利的追求,使得对个人的管控显得十分艰难。比如一个简单的戴口罩,由于宪法对个体权利的保护,行政长官只能“强烈要求”民众戴口罩,但执法部门却无法强令。民众对专家和政府的要求我行我素。尤其是近年来,一部分人片面追求“平等“与“自由”,而忘记与之相匹配的社会责任,以及对他人可能的伤害。
     而今年大选之年的政党之争,不幸地把选举和疫情掺和在一起。因此出现了把“戴口罩”、社交隔离等政治化的奇怪现象。一部分人的有些做法和说法严重违背了基本的传染病基本原理和方法,让人难以置信发生在科技最发达的美国。甚至戴口罩防感染这样在中国几乎成为常识的事件,在美国在一些人口中竟成为了一个涉及政治立场以及意识形态的争斗。
     CNN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高达1/3的民众表示不会接受COVID-19疫苗,1/5的民众表示还沒想好。只有约一半的民众表示若有一个有效安全的疫苗,愿意马上接种疫苗。传染病学家福奇医生称,有效率最高的疫苗是麻疹疫苗,为 97%至 98%,但他预计新冠病毒疫苗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考虑到只有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愿意接种,因此美国很难实现群体免疫。
     福奇指出,三分之一的人不愿意接种疫苗还是一个惊人的比例,在美国推广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不是易事。在美国有一个反疫苗组织,他们一直质疑各种疫苗的安全性。这可能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即使美国研制成功疫苗,有多少美国人愿意去接种,也是一个问题。

     3.谁是这次防疫的总指挥,谁来协调,谁来制订和执行规则?
     答案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掌控整个美国的防疫战争。在面对本次COVID-19疫情时,美国出现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不协调,政策上的不一致,甚至是对抗。对于抗疫最重要的社交隔离,戴口罩,复工复产的最恰当的时间等,决策机构缺乏统一的部署和执行力。为什么此次北京复燃能被迅速扑灭?


    注:内容来源 大风号肿瘤情报局  文/张玉蛟 MD安德森癌中心 终身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49

回帖

45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4
发表于 2020-9-8 19: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冠病毒多种突变 研发中的疫苗还有用吗

     科学家们对2.7万多名新冠病毒患者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后发现,自2019年12月以来,该病毒的突变程度还比较低,这表明一种新冠疫苗就足以应对全球感染。
     这项研究是由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的一组科学家进行的,这组科学家的领导人是雷尔陆军艾滋病毒研究项目(WRAIR Military HIV Research Program)的病毒遗传学和系统血清学主任摩根·罗兰(Morgane Rolland)和该研究所新发传染病项目主任凯凡·莫德贾拉德(Kayvon Modjarrad)博士。
     日前,一份详细阐述这一研究发现的手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为了确定新冠病毒在新冠病毒大流行开始以来的多样性特征,他们对来自84个国家的18514个独立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比对,并对其进行了变异扫描。分析显示,在最初的疫情爆发后,病毒遗传分化估计很低,并指出,迄今为止,新冠病毒基因组基本上是通过一个随机过程进化的,而不是通过适应它遇到的人类宿主而进化。
     罗兰说:“像其他报告一样,我们注意到突刺蛋白的D614G突变自疫情开始以来迅速增加,但我们不能把这种突变与特定的适应性力量联系起来。当病毒在人群中复制和传播时,我可以预计看到病毒出现一些突变,而一些突变可以在流行病中通过随机机会迅速固定下来。”罗兰指出,将基因型与外表型联系起来非常复杂,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充分理解新冠病毒中D614G突变的功能后果。
     鉴于病毒基因变异程度较低,一种有前景的候选疫苗可能就足以应对目前流行的所有新冠肺炎冠状病毒毒株。
     罗兰说:“病毒的多样性给其他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带来了挑战,比如艾滋病毒、流感和登革热,但是全球样本显示,新冠病毒的多样性不如这些病毒。因此,我们可以谨慎乐观地认为,病毒多样性应该不会成为开发新冠病毒疫苗的障碍。”
     莫德贾拉德共同领导了该研究所的新冠肺炎应对工作,包括开发针对新冠肺炎的疫苗。陆军研究所的主要候选疫苗建立在一个突刺蛋白铁蛋白纳米颗粒的平台上,预计将在2021年前进入人体试验。该疫苗与一种同样由陆军研究所研发的专用佐剂(陆军脂质体配方,the    Army Liposome Formulation)配合使用,以进一步增强免疫反应。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加快开发一种在现在和未来都对全世界安全有效的新冠肺炎疫苗。而这些数据对该领域提供信息至关重要,该领域的大量研究正在努力获得一种可迅速推广并普遍适用于所有人群的疫苗。
     他补充说:“根据陆军研究所开发其他病毒疫苗的长期经验和最近在新冠病毒方面的研究,我们已经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加快防治这一威胁全球健康和军事准备的新冠大流行的研究工作。”陆军研究所是在127年前建立的,目的是与这些类型的健康威胁作斗争,今天,公众使用的近一半的疫苗背后都有陆军研究所的身影。
     罗兰的研究通常侧重于艾滋病毒遗传学,但在当前的全球卫生紧急情况下,她已将注意力转向新冠肺炎。她说:“在我们集中精力了解有关这种病毒的一切知识的同时,各个领域的科学家走到一起来也非常重要,团队合作对于遏制疫情的蔓延有着重要意义。”罗兰受雇于亨利·M·杰克逊军事医学发展基金会,自2010年以来一直在陆军研究所进行研究。(前瞻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151

回帖

175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750
发表于 2020-9-26 12: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盛顿邮报:新冠病毒正不断积累着更具传染性变异

华盛顿邮报:新冠病毒正不断积累着更具传染性变异     


     海外网2020年9月24日消息,美国《华盛顿邮报》23日报道称,美国多家医学权威机构联合发布一项对美国5000多个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研究显示,该病毒正不断积累着变异,其中一个突变可能使其更具传染性,不过未出现令病毒更致命或改变临床结果的突变。
     美国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研究性学者詹姆斯·穆瑟对《华盛顿邮报》表示:“我们给了新冠病毒很多机会,现在这里感染病例规模仍在扩大。”病毒的实际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在细胞内复制基因组时偶然出错,但每一个新病例都有可能产生更多的突变,反过来又增加了这些突变中一个对病毒有用的可能性。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病毒学家大卫·莫伦斯也称,病毒有变强大的可能性,因为它已经穿过人群,具有更强的传染性。“戴口罩、洗手,所有这些都是传播或传染的屏障,但随着病毒传染性越来越强,从统计数据上看,它更善于绕过这些障碍。”
      发现病毒具有更强传染性之后,穆瑟认为,对其测序非常重要,但目前美国做得还远远不够。虽然一些大城市,如西雅图和波士顿做了大量的测序工作,休斯顿估计只有大约10%的已知新冠病毒病例被测序,但还有许多地区存在测序漏洞,仍有大量潜在未知的病毒变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50

回帖

279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279
发表于 2020-9-27 12: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文宏:新冠病毒已变成“常驻病毒”,随1-2年内疫苗问世可走出阴影

新冠疫情将走向何方?
9月26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国际医疗与特需服务发展大会、第十三届高端医疗服务与建设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举行。
针对疫情趋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会上表示,目前全球病例数已经突破了3000万,这两天他和世界各国流行病专家进行了充分探讨,以现在疫情蔓延态势来讲,新冠病毒已经变成“常驻病毒”。

新冠病毒对人类的攻击出现了两极分化
像流感、麻疹病毒等都是常驻病毒,但新冠病毒成为常驻病毒后,又有其特殊性。
张文宏坦言,新冠病毒是人类很难忍受的一个病毒,以医疗资源丰富的美国来说,其新冠病死率维持在3%左右,在医疗资源相对不那么充沛的墨西哥,其病死率维持在10.65%。

新冠病毒的病死率会不会下降?
张文宏解释说,原则上来讲,病死率非常高的病毒,是不可能长久在人类中蔓延,比如说SARS病死率10%,很快就被干掉了,MERS病死率比新冠更高,埃博拉病死率更高,这些病毒要么不能走出非洲,要么不能走出中东,要么一走出来就被干掉了。但是新冠病毒却如此之特别。
张文宏说,根据8月23日美国疾控数据显示,新冠死亡人数超过15万人,但年轻人(24岁以下)的死亡人数只有309个,也就是说这个病毒对人类的攻击出现了两极分化,它疯狂地攻击老年人,但对年轻人却“心怀仁慈”,仿佛就是自然界专门针对人类设计的病毒,但人类始终要以科学的态度、文明的方式去面对生存。

世界各国要消除壁垒,共同抗疫
张文宏强调,常态化疫情防控并不代表正常化疫情防控,全球疫情发展至今,随时有可能出现一个“小火花”,“我不知道这个小火花会发生在哪个城市。中国目前采取的防控策略是一旦发现病毒,就迅速加强发热门诊筛查、扩大检测,在扩大检测的基础上迅速对所定位的区域加强管控,争取用一个月时间将‘火苗’扑灭。”
“翻阅历史教科书,很多传染病的大流行,都要等到自然的终止或疫苗的启用。”他举例说,2009年H1N1病毒大流行的终止,就是基于疫苗在全世界接种,使得当今全世界流感死亡率仅0.1%。但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新冠病毒死亡率仍然维持在3%-4%之间,世界的大门很难再次正常开启,涉外医疗服务也很难进行。
张文宏说,全球第二波疫情或将来临,中国也已为输入性病例做好了准备,但这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在人员聚集时不要忘戴口罩,务必勤洗手,这样国内的疫情是可控的,也是可以预期的。
但从全球来看,世界大门要重启,还是要依靠疫苗的问世,因为当下全球仍处于持续的疫情不平衡态势中,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中国也是不能彻底开放的。
但他表示,从目前世界各国疫苗研发的进度以及现有的受试者的抗体水平来看,他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同时指出,世界多国携手合作,消除壁垒,共同抗疫,可以期待未来1-2年内疫苗问世,让世界走出疫情阴影。(澎湃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