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针灸老三 于 2025-8-29 13:58 编辑
《难经》论穴道·六十七难
第六十七难 募穴和俞穴的治疗作用
论述腹部募穴和背部俞穴的含义及其在诊断和治疗脏腑病中的作用。
[原文]
难曰: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者;何谓也?
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
[译文]
问:五脏的募穴,都在属阴的胸腹部,而五脏的俞穴,又都在属阳的腰背部,这是什么道理呢? .
答:因为内脏或阴经有病,其病气常出行于阳分的俞穴;体表或阳经有病,其病气常入行于阴分的募穴。所以募穴都在胸腹部,从阴引阳,可治疗阳病;俞穴在腰背部,从阳引阴,可治疗阴病。
[按语]
俞穴分布在属阳的腰背部,是脏腑经气所转输的地方;募穴分布在属阴的胸腹部,是脏腑经气所汇涵的地方。所以,可以取用俞穴和募穴来治疗五脏和六腑的病。本难不但指出了俞穴募穴在部位上的阴阳属性,并从阴病行阳、阳病行阴的机转,以说明针刺这些穴位所以有效的原理。因此,可以明确的认识,俞穴和募穴的所在,既是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聚会的枢纽,也是内脏和体表的病气出入之处。据此,阴经和阳经的病症,可分别针刺阳分的俞穴或阴分的募穴,以调整经气而引邪外出。五脏阴经的病,如肺经的病变,出现咳嗽、多痰、胸闷等症状时,可以针刺背部的肺俞穴:六腑阳经的病,如胃经的病,可以针刺胃经募穴中脘穴。这种取穴法,不仅适用于脏腑本身的病症,还适用于与脏腑有关的器官,如肝开窍于目,刺肝俞可治目疾;肾开窍于耳,刺肾俞可治耳聋等等。本难所提出的虽仅是五脏的募俞,但六腑的俞募穴仍是相同的,也可仿此类推。现将脏腑的募穴、俞穴列表如下:
募 穴 俞 穴 名 称 表
脏腑 肝 心 心包 脾 肺 肾 大肠 小肠 三焦 胆 胃 膀胱
俞穴 肝俞 心俞 厥阴俞 脾俞 肺俞 肾俞 大肠俞 小肠俞 三焦俞 胆俞 胃俞 膀胱
募穴 期门 巨阙 膻中 章门 中府 京门 天枢 关元 石门 日月 中脘 中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