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回复: 0

[健康科普] 肠毒素“不好惹”,出现4个症状要小心!教你3招预防

[复制链接]

4

主题

3

回帖

3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1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种常见的细菌,一旦污染食物,若加工贮存不当,就容易产生某种毒素并引发食物中毒。近期,不少人因食用被这种毒素污染的凉皮、肉制品、乳制品等食物,而出现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这种肉眼不可见的细菌就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它产生的毒素是——肠毒素。

  一、病原体揭秘:它是耐高温的“产毒高手”


  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细菌,通常成单、双、短链或不规则葡萄串状排列,在空气、水、皮肤及化脓伤口中均可存活,其繁殖时会分泌一种特殊毒素——肠毒素。

  肠毒素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它有以下特点:

  ·耐热性强:100℃加热30分钟仍无法完全破坏肠毒素,B型肠毒素甚至需更久。

  ·产毒能力较强:在20~37℃环境下,肠毒素仅需4~8小时即可在富含淀粉/蛋白质的食物中大量产毒。即使在10℃环境下也能缓慢产毒。

  ·极微量即可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A、B、C、D、E、F、G等多种肠毒素,其中A型肠毒素最为常见,也是引发中毒最多的毒素。而且,极微量(1μg)即可致病。

  ·稳定性高:高温灭菌可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本身,但已产生的肠毒素因结构稳定难以消除。

  二、毒症现原形:出现4个症状要小心,儿童更危险!

  食用了被肠毒素污染的食物后,一般1~6小时内会出现以下症状:

  1.喷射性呕吐(81%患者出现,可含胆汁或血丝)。

  2.水样腹泻(每日3~5次)。

  3.中上腹绞痛(类似急性胃肠炎)。

  4.部分患者伴低热或寒战,以及可能出现头痛或肌肉酸痛。

  5.儿童症状更重:脱水风险增加,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三、高危食物清单:警惕!4类食物容易被“盯上”

  1.淀粉类剩食:米饭、面食、糕点(尤其夏季常温隔夜存放)。

  2.熟肉制品:火腿、卤味等(常温存放风险高)。

  3.乳制品:牛奶、奶酪等。

  4.蛋类及制品:沙拉、蛋黄酱等。

  四、预防关键:教你3招,科学防控,避免中毒

  1.食材处理

  ·手部有伤口者严禁处理食物(化脓伤口带菌量超10⁶CFU/g)。

  ·生熟刀具分开使用,每周用沸水煮砧板15分钟。

  2.储存有道

  ·熟食室温存放≤2小时(广东夏季建议≤1小时)。

  ·熟食、乳制品需冷藏保存(≤4℃),存放不超过6小时。

  ·避免室温解冻食材(建议冷藏解冻)。

  3.加热技巧

  ·剩饭菜食用前需100℃加热10分钟以上。

  ·微波加热食物需中途搅拌,以提高受热均匀性。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好惹”:大家要注意破除这3个误区

  误区1:食物闻起来没坏就能吃?

  肠毒素不改变食物气味外观。(——已获实验室验证)

  误区2:拉完就好了,不用去医院?

  儿童腹泻3次以上即需就医。(——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诊疗规范)

  误区3:吃抗生素能杀菌?

  肠毒素本质是蛋白质,抗生素对其无效且加重肝肾负担。正确做法是,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补充淡盐水防脱水,及时就医。

  温馨提醒:除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在外就餐尽量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店铺。居家烹饪牢记WHO“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煮熟食物、安全温度、安全原料。若出现疑似症状,保留剩余食物并及时上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