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5|回复: 0

[食疗] 鲍鱼是名贵美味“海珍”,而它的壳却是一味清肝明目、平肝潜阳的良药

[复制链接]

6

主题

0

回帖

4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3
发表于 前天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鲍鱼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位列“八珍”之首,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餐桌黄金,海珍之冠”的美誉。鲍鱼全身都是宝,不仅鲍鱼肉有不错的药用价值,就连那些平时我们丢弃的鲍鱼壳也是中医常用的药材。那么,到底鲍鱼有什么具体的功效呢?鲍鱼壳能不能用来煲汤呢?一起来了解。

鲍鱼肉的功效
  鲍鱼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鲍鱼性平,味甘、咸,入肝经,具有滋阴清热,益精明目的作用,可治疗劳热骨蒸,咳嗽,崩漏、带下、淋病、青盲内障。
  ●滋阴清热
  不少更年期妇女有潮热、烦躁、盗汗的烦恼,鲍鱼被称为海洋中的“软黄金”,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性平味甘、咸,入肝经,能补肝肾、固冲任、滋阴虚、清劳热、除烦闷,补而不燥,适合骨蒸劳热、心神不宁的更年期妇女食用。
  ●益精明目
  鲍鱼有“明目鱼”的称号,主要通过滋养肝肾之阴起作用。这是因为眼睛视万物的功能是依赖于五脏六腑的精气,特别是肝血肾精的濡养。肝肾的功能正常,眼睛才能明亮。如果经常对着电脑加班熬夜,就会暗耗肝血肾精,眼目失养,就会出现视力模糊,望远不明的症状。所以,鲍鱼特别适合上网族、熬夜加班,肝肾不足的人食用。
1.png

鲍鱼壳也有药用
  很多人购买原只新鲜鲍鱼时,一般只取其肉,舍弃其壳。其实,鲍鱼壳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经洗净、烘干、敲碎、研磨后可入药。鲍鱼壳,药名“石决明”,其性咸,味寒,归肝经,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鲍鱼肉和鲍鱼壳均有明目的功效,如《本草衍义》记载:“(鳆鱼),肉与壳两可用,方家宜审用之。然皆治目。”所以鲍鱼壳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别称,叫“千里光”,适合肝肾阴虚的视物不明、青光眼、白内障者使用。此外,鲍鱼壳还有平肝潜阳的作用,适合肝阳上亢、肝风内扰的头晕目眩、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老年性疾病。
  鲍鱼壳亦可以用于日常煲汤。我们可以把原只新鲜鲍鱼进行肉壳分离,并清洗干净,鲍鱼壳可用刷子擦净表面泥沙等物质,连同其他配料一同熬汤,也可以产生一定的药效。

食疗方
  【材料】干百合30克、干莲子30克、瘦肉200克、鲜鲍鱼(连壳)4只、姜3片。(2~3人份)
  【做法】干百合、干莲子洗净后浸泡片刻;鲍鱼洗净焯水,肉壳分离;瘦肉洗净、焯水。将莲子、百合、瘦肉、鲍鱼壳、姜片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煲滚后转小火煲1个小时,再放入鲍鱼肉煲半小时,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养阴清热、清心除烦。
  【适合人群】阴虚内热的更年期女性,常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口干口苦、舌红少苔者。
  中医认为,更年期女性心烦不寐,属于“脏燥”范围。汤中百合性微寒,味甘,归心、肺经,具有清心安神、润燥除烦的功效,对于缓解更年期情志失调和失眠问题,效果较为显著;莲子性平、味甘,入心、脾、肾经,有补心安神、益肾健脾固精的作用,常与百合配伍,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等症状;与鲍鱼、瘦肉搭配熬汤,养阴清热、清心除烦,适合阴虚内热的更年期女性食用。

温馨提示
  1、《随息居饮食谱》:“体坚难化,脾弱者饮汁为宜。”鲍鱼质地较硬,平素脾胃气虚、运化能力较差的人尽量喝鲍鱼汤,或将鲍鱼炖至软烂,减少对脾胃的负担。
  2、鲍鱼肉性平,鲍鱼壳性寒,脾胃虚寒者食用时要尽量搭配生姜、干姜等温中散寒之品。(广东省中医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