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运动后不吃东西减肥更快?运动后明明饥肠辘辘却强忍不吃,这样做反而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导致肌肉酸痛、身体疲惫。不仅会被迫放弃接下来的运动计划。还会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那运动后应该怎么做呢?先补充水或电解质,过30分钟到1小时再吃东西。
运动后吃东西真的太重要了
在运动后的30分钟到2小时,身体会进入一个“代谢窗口期”。
在这个黄金时期内补充的各种营养,会被优先用于修复受损的肌肉组织,产生的能量也会首先转化为糖原以补充运动中消耗掉的糖原储备,而不是将其转化为脂肪储存。
研究表明,如果运动结束2小时后,还没有营养补充进来,就会让肌糖原重新合成的速度减弱多达50%。
肌糖原是储存在肌肉里的糖分,丰富的肌糖原储备能提升运动表现和锻炼效果;缺少肌糖原,不仅在运动时会更快感到疲劳,还容易造成肌肉流失。
也就是说,如果运动后感到饥饿却强忍着不吃,可能会导致肌肉流失,虽然体重降了,但减的都是水分和肌肉,体脂率反而更高。
而且,在剧烈运动能量消耗殆尽后,如果不补充能量,身体会自动降低基础代谢率以减少总能量消耗。
研究发现,与不进食相比,在运动后2小时内吃一顿恢复餐被证明可以有效促进恢复。
恢复餐建议选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组合,这个组合不仅有助于加速糖原的合成,而且可以起到减少肌肉酸痛、抑制肌肉损伤的作用。
国际运动营养学会(ISSN)在其官方声明《国际体育协会营养立场声明:营养时机》里面也提到:运动后2小时内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会刺激肌肉蛋白(MPS)的大量增加。
简单总结就是:
• 运动锻炼后吃东西 ▶ 转换为能量 ▶ 第二天更有劲儿锻炼 ▶ 良性循环。
• 运动锻炼后不吃 ▶ 没力气锻炼 ▶ 放弃减肥增肌 ▶ 恶性循环。
说到这可能会有人担心,运动完消耗的能量又“吃回来”了怎么办?运动后不吃胖的要点在于:运动前得少吃一点
减肥其实就是减少能量摄入同时增加能量消耗,制造热量缺口。所以关键问题不在于运动后的饮食,而在于一整天的饮食。
如果实在运动完消耗的能量又吃回来了,可以在运动的前一餐少吃一点,并将这部分补充到运动后的恢复餐中。
运动后吃多少才合适
进行≥1小时的中高强度运动后,相对公认的合理补充范围是:每公斤体重摄入0.8~1.2g碳水化合物+0.2~0.4g蛋白质[1]。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糖原合成并加速蛋白质修复。
例如,一个体重60kg的人,差不多是摄入48g碳水化合物,12~14g的蛋白质。具体的摄入量要根据个人体重、运动时间及运动强度自行调整。
馒头/面包/香蕉+鸡蛋/牛奶/酸奶,就是一个不错的搭配哦!
所以,运动后并不是不能吃东西哦。选择合适的时间、注意吃的量,下次运动完再也不用饿着啦。(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