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44|回复: 54

中央和央媒对“大号流感”“与病毒共存”论发起猛攻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214

回帖

3464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464
发表于 2022-4-19 20: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段,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日报、央视等国家队媒体密集发声,全力打击“新冠是大号流感”论、“与新冠病毒共存”论、“清零影响经济发展”论等,孙春兰副总理为了抗疫大计,已经驻点上海半月余了。
      上海由过往的所谓“精准抗疫”优等生一“跃”成为了无法“交差”的“补课生”——上海人民这次事实上遭大难了。上海是自2020年初,全球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首受新冠肺炎疫情突击的武汉之后,第二个疫情泛滥的特大城市。武汉起初的无序、混乱与无助,在“魔都”不少地方又再一次上演,可怜、可叹!
       启疾光认为,原因主要在于最初,对全球报道的奥密克戎(omicron)的传染性之“强”,不够有充分的心理预期(暂且还不说,很多网络上说的,怀疑有不少故意“投毒搞”破坏的这个应对准备),没有严格按照中央精神实施防疫策略,没把隔离和“禁足”统一、有机、科学执行,导致泛滥而一发不可收拾?
      笔者认为,这是否跟上海过往疫情能一直控制在很小规模与范围里后的“傲娇”有关?还是说,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国内的全球的包括健康、经济、人文等等理念、信息在内的各种交流最快、影响最大的地方?
QQ图片20220420191309.png

      说直接点,是否有点自负为国际大都市,各种资源又是仅次于北京的最佳宝地,一定走出“国际范儿”,任何不向美英等西方学习的,都不是时代的“宠儿”,都是不能与国际接轨的,都是不科学的(含社会、人文与经济相互关系),这种认知下,认为实施系统、全方位一定程度的隔离与“清零”就是“老土”,就是自绝于世界?
      还有一个观点,就是“封控”容易伤到生产与生活,影响到经济发展——以彭博社为代表的西方媒体曾经大肆喊话喊话上海如“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就是自绝于世界”。这个实际也是西方一直没有、也不能实施的适度严格的隔离措施政策的重要原因。不过,人家凭借强大的舆论话语权与所谓的“科学”的解释权,反向操作,成功实现了“化腐朽为神奇”、“易糟粕成精粹”而向全球“贩卖”。
      事实上,由游牧民族发展而来的骨子里散漫惯了的美英等西方国家,所谓追求个性、民主的一贯观念和寅吃卯粮的“刷卡”消费,怎么能像中国这样科学适度严格隔离呢?因为“老爷家没余粮啊”!     
     可是,相信西方比我们更“科学”、更能的“精英”们的力量大啊,况且这里还有大量的热爱自由的国际友人呢。然后,有些领导就无为而治,即“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的“骑墙”操作态度,对政府应对新冠疫情认为就是最坏的情况下,也无论如何都逃不过“如来五指山”,信心满满。因此,也就未做包括物资、物流等的任何社会抗疫统筹预备方案。
     社会各层面思想懈怠、行动消极,最终“病“”来如山倒,终于把自己搞“躺平”了。等自己发现跟自己预估的最坏的情形还要坏很多时,一切都晚了,武汉当初发生的一切又在这里再次上演。
QQ图片20220420191214.png

     上海领导受累了,上海人民受苦了,中央领导急坏了,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并以各种形式支持、支援上海了。
     当然,现在全球目光也是紧盯着上海了——国际敌对份子在得意偷笑(终于让他们“着道儿”了),友人们却惊讶地犯迷糊了(不是“抗疫”一直做的很好的吗)。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知耻而后勇,彻底抛掉西方一直鼓噪、甚嚣尘上的“新冠肺炎无非大号流感”论,坚决放弃“与新冠病毒共存”的自然免疫法(即西方虚假鼓吹的“全民免疫”或者“群体免疫”),积极站起来、齐心协力战疫而不是“躺平”。
     启疾光觉得这是抗疫路径之争,当然也属于大是大非的。
     疫情爆发短期内,社会资源与经济条件好的中高阶层是体会不到严重性的,可是普通阶层和底层很快就会“身临其境”,但他们因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各种事实上的因素而致传达自己心声的话语权客观上比较弱,等这里各阶层人民都感受到了,一切都彻底“歇菜”。
      这一点,上海人民必须要认识到。既然,新冠抗疫方面,全国已经有了成功的和不好的经历与案例,且历历在目,干嘛还要为博所谓的国际、先进名头而以身犯险?!况且现在已经在险中了。
      中央掌握的全国、全球新冠疫情与社会影响是相对最全面、清楚的,所以,关键时刻,断然决定上海必须严格实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第九版诊疗方案第八版防控方案, 采取科学分区、严格隔离,中西医结合抗疫,中轻症(含无症状感染者)首选中医药对症治疗等最优、科学的方案。
      孙副总理已经“驻点”上海16天了,就是为了在一线支持、监督当地政府真正把中央的“动态清零”政策最快、最有力地落到实处,以让上海尽早脱离死气沉沉的“苦海”,早让上海的生产、生活重回热气腾腾的“红海”。
拒绝躺平.png

      这对上海人来说,是战疫,也是战“意”——自我意识,即要自信,不是只要是西方鼓吹的,都是高大上的,都要奉为圭臬,要有自我防范意识,不要在这“百年之未有的大变局”之际迷失。事实证明,适合中国国情的,才是最好的。
       还要说一点的是,互联网和国际坊间一直流传的,这是某有目的发动灭绝底层和有色人种的生物战......这是未经证实,但是等证实了也就晚了的,细思极恐,不得不防。
      国正行中医药研究院专家表示, “动态清零”经过两年多全国各地零零散散爆发与抗击疫情后,对比验证是社会综合成本最低的。
      从国家掌握新冠疫情及其防治的情况及报道看,就说经济账,如果其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长期存在经常有员工请假,也是无法有效或高效组织生产和服务的,断断续续,效率与效益更低下。关于此,用事实说话,完全可以拿东南亚的自诩中国之后的第二个世界工厂的越南“躺平”前后作充分对比的;当然,也完全可以来看看跟香港比邻的也是国际化都市的深圳的情况,对否?!
      所以,还不如有疫情,就短期小面积隔离和社会面清零,完好后以积极、饱满热情全身心投入生产与服务中,社会、人文、经济效益反而会更好。
      因此,“动态清零”,已是国家既定抗疫方略,决不会动摇,在没有发生重大国情和世界局势变动的情况下,会是矢志不渝地坚决贯彻执行的。不要再有疑虑,不要再有彷徨,要有大局观、识大体,站在国际博弈、国家发展的高度,去自觉支持、配合与执行吧。
      当然,地方政府不能以此为借口而行懒政、惰政,不要动不动拿这个“高调”来压有实际困难的人,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做好细节“熨贴”与问题解决。



相关阅读
     新冠肺炎史诗级的中国中西医结合战“疫”略记
     新华社《瞭望》:大疫出良方!与死神赛跑,中医不当“慢郎中”
     新冠肺炎到底是怎么回事?预防或轻微感冒怎么办

     拨开迷雾看中医举步维艰的十大主因之以西方为首的医疗利益链集团刻意打压 (八)
     武汉当初禁足缺食之痛仍在通化上演 人民日报连发四问得答
    上海新增新冠肺炎确诊本土病例21日来袭
     国外某中医大师放狂言 李时珍是中医的败类
     钱学森之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而不是西医

     偏见是中医振兴路上最大拦路虎
      “颜色革命”并“鸠占鹊巢”的西医还以“科学”之名对中医赶尽杀绝

1

主题

10

回帖

1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
发表于 2022-4-19 21: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行病学专家李觉:“动态清零”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


     面对战“疫”大考,上海始终坚定不移执行“动态清零”总方针,全力推进疫情社会面清零攻坚。
     “与独特而狡猾的对手作战,必须主动进攻!”流行病学专家、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李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传染力强,而我国人口基数大,现阶段一旦“躺平”,医疗资源会面临严重挤兑,造成更多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避免对整个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我们必须坚持‘动态清零’不犹豫不动摇。”
     就病毒本身的特性而言,新冠病毒正不断进化迭代。从2020年最初的原始毒株,到后来的德尔塔、拉姆达等变异株,再到如今奥密克戎也已更新至第二代。“奥密克戎变异株BA.2分支,传播力度R0值为9.5,这意味着1个人可传10个人,而2020年初期,原始毒株的R0值在2.5-3之间。由此可见,现在的传播力几乎是早期的3-5倍。”李觉说。
     总结全球的抗疫模式,李觉认为,大致可分三种:一是西方大多数国家选择的所谓“躺平”抗疫;二是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三防”原则,即“防症状、防重症、防死亡”;第三种就是我国始终坚持的以人为本“动态清零”总方针。
     “‘动态清零’是基于我国现实国情的考量,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李觉分析,我国人口基数大、医疗资源分布相对不均衡,加之“一老一小”等易感人群新冠疫苗的接种率低于全人群平均水平,如果不坚持社会面清零,短时间内病毒大面积暴发,势必要付出巨大的生命和经济代价。
     眼下,上海已开展一段时间的社区管控,但每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仍处于高位,这是为什么?在李觉看来,这是符合流行病学规律的。
     传染病流行病学存在这样一个发展规律:起始期——迅速增长期——缓步增长期——平台期——下降期。分析近几日上海新增阳性感染者数据,李觉认为,目前全市正处于平台期,确实会有一定波动,“病毒有潜伏期、筛查数据也有一定延时,但只要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数据一定能够降下来。”
     最近这段时间,李觉正忙着到各小区做现场流调。复盘近期调查结果,他也提醒市民,团购物资一定要细致做好消杀工作,尽量做到非必要不团购;有阳性感染者的小区要及时做好消杀。
     当前,全市正聚焦重点、分区分级,实施核酸筛查为主、辅以抗原筛查的方式,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人员实施全员检测筛查,并将依据阶段性筛查结果,动态调整“三区”划定,努力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管好‘三区’,努力将封控区和管控区的感染人数降下来,防止防范区反弹,这样风险就能基本控制。”李觉说,曙光就在眼前,请大家坚持并坚信,动态清零一定能够早日实现。(文汇A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回帖

1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4
发表于 2022-4-20 18: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躺平”的代价


近来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找不到控制疫情的理想策略,加上经济下行、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弱于先前毒株和抗疫疲劳心态等复杂因素,陆续取消了口罩令、隔离感染者、追踪密接者等严格管控措施,除加强疫苗接种外基本不采取其他防控措施。

但全球疫情依然高位运行,奥密克戎毒株的高传染性和隐蔽性提升了防控难度,一些地区的死亡人数再现高峰。新一波疫情也对多国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冲击。专家们还警告,人类仍未完全了解新冠病毒,无法预测这种病毒将如何进化。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22年4月16日公布的美国日增新冠死亡病例趋势图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22年4月16日公布的美国日增新冠死亡病例趋势图

这是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22年4月16日公布的美国日增新冠死亡病例趋势图。(图片来源: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网站)


全球死亡病例数持续高企

4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研判最新疫情形势后发表声明宣布,新冠大流行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天后,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新冠疫情突破又一个重要节点: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超5亿例,死亡病例数逾619万例。

与去年11月刚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时相比,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增加逾2.5亿例,而死亡病例增加逾100万例,这相当于半年时间便从地球上抹去了一个中型城市的人口。世卫组织在上述声明中写道:“新冠病毒继续造成高水平的发病和死亡,特别是在脆弱人群中。”

翻阅世卫组织近期疫情周报可发现,最近几周全球每周新增确诊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持续下降,但在截至4月10日的一周中,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依然超过700万例,相当于日均新增百万病例,而当周新增死亡病例数逾2.2万例,这是太多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

世卫组织特别提醒,须谨慎解读其疫情周报反映出的趋势,因为一些国家逐步改变检测策略,统计数字比实际情况低。它的评估是:尽管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降低,但确诊病例大幅增加导致大量患者住院,让医疗系统进一步承压。“在有些国家,死亡数字与之前的峰值相似或更高”。

在全球疫情新形势下,“躺平”实际上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无奈之选。它们在经过多种尝试后,找不到一种理想应对策略,因此除了加强疫苗接种外,不再强调或干脆不采取其他防控措施。但“躺平”之后,随即常见的便是病例数激增、死亡病例数高企,过一段时间后疫情曲线才掉头向下。

美国是一个代表性例子。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疫情曲线图显示,美国单日新增死亡病例数最高纪录(今年2月1日报告的4184例)就发生在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疫情高峰期,当时美国持续约半个月报告七日日均死亡病例数超2500例,明显高于去年9月德尔塔毒株肆虐期间的峰值。近来美国七日日均死亡病例数依旧逾400例。由于疫情趋紧,费城于4月11日宣布恢复室内口罩令,成为近期首个恢复室内口罩令的美国大城市。

日本教训同样应汲取。今年1月中旬以来,日本新增新冠死亡病例超过1万例,而日本新冠总死亡人数不到3万人。瑞典是较早采取“躺平”策略的国家,英国《自然》杂志子刊《人文与社会科学通信》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对此提出批评,认为瑞典采取“自然”群体免疫策略应对疫情大流行,现实情况是2020年瑞典新冠死亡率是邻国挪威的10倍,“如果瑞典要在未来的大流行中做得更好,就必须重新建立起科学方法”。有关统计显示,人口约1000万的瑞典,新冠死亡病例超过1.8万例;人口约500万的挪威,新冠死亡病例不超过3000例。

“躺平”政策冲击方方面面

“如果你现在没有被感染的朋友,说明你没有朋友。”墨西哥传染病专家布伦达·克拉布特里在社交媒体上的这句感言,足以反映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新一波疫情在全球一些地区传播之广泛。近期一些国家抗疫“躺平”后,病例数再度激增,进一步冲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英国就正在承受“与新冠共存”的多重“后遗症”。英国政府于2月末宣布实施“与新冠共存”计划,在法律意义上解除所有新冠限制措施。多项数据显示,英国疫情自3月以来持续恶化,感染水平已升至历史最高。

以英国医疗系统为例:鉴于目前新冠高感染水平和医护人员高病假率,无论在新冠病例的护理方面,还是在清理此前两年积压工作方面,英国医疗体系都处于艰难运转的状态。英国国民保健制度官员表示,不少医院目前床位紧张,员工因病大量缺勤。英国知名免疫学家丹尼·奥尔特曼对新华社记者说,医院、学校和企业发现,有十分之一的人在生病,很难正常运转。

英媒日前援引一项调查说,四分之一英国公司表示,新冠疫情是企业员工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航空公司因机场人手不足,被迫取消部分航班。英国议会一份报告指出,劳动力短缺或将导致英国食品工业陷入“永久性萎缩”。

德国高级医院医生协会主席米夏埃尔·韦伯也有同感:由于疫情大流行,德国六成医院不得不推迟预定手术,10家医院中有6家护理人员短缺,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德国政府近期取消大多数新冠防疫措施提出批评。德国卫生部长卡尔·劳特巴赫最近一番言论也引发关注。他先是表示,新冠不必强制隔离,但很快又改口称,“新冠不是感冒”,隔离是必须。

尤需指出的是,“躺平”政策对老人、有基础疾病者和免疫受损人群等群体造成更大风险。韩国数据显示,在4月第一周的新冠重症和死亡病例中,60岁以上老人分别占85.7%和94.4%。

此外,韩国9岁及以下儿童已有过半感染新冠病毒,部分儿童受到丧失嗅觉等后遗症困扰。新西兰知名流行病学家迈克尔·贝克说,不能对未成年人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等闲视之,目前尚未有足够医学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是否会对他们造成长期潜在伤害。


新冠病毒变异方向不定

复盘新冠疫情这场百年未遇的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人们曾数度乐观认为,疫情大流行趋于结束,尤其是在疫苗大范围投入使用时。但变异毒株接二连三地出现,病毒变异存在巨大不确定性。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直言:“我们无法预测病毒将如何进化。”

有观点认为,病毒在进化过程中传染性和致病性呈反向关系,奥密克戎毒株就是这种进化选择的结果,病毒还会继续朝更温和方向演变,直至能与人类“共存”。但专家们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过于乐观,是拿着生命去冒险赌博。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陈宇对记者说,新冠病毒本身的变异方向是随机的。传染性跟致病性在科学层面没有必然联系。从社会层面看,病毒致病性低,病症不明显,提升病毒传播机会,进一步增加低免疫群体的致命风险。

放松乃至取消防疫限制措施,尤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疫苗接种覆盖率仍很低的情况下,其结果就是新冠病毒在人群中广泛传播,为新变异毒株出现提供“温床”。英国政府紧急情况科学咨询小组认为,大流行仍存在相当大不确定性,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较高流行性为病毒变异提供更多机会,人类面临出现新变异毒株的更高风险,“没有理由假设未来出现的所有变异毒株都是温和的”。

意大利免疫学专家、帕多瓦大学病理学教授安东妮·维奥拉指出,新冠再感染问题也不容忽视。感染德尔塔毒株后,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奥密克戎毒株。意大利高等卫生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10月起,意大利每周新冠二次感染病例数在总数中占比逐渐提高。

当前,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仍不充分,也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接种疫苗或感染引起的免疫力到底能持续多长时间。但很清楚的是,更多的病毒传播意味着更多的死亡,大流行并未结束,还远不到抗疫松懈之时。

环顾全球,目前仍具备“发现一起、扑灭一起”条件的国家屈指可数,把新的疫情消灭于萌芽状态仍是这些国家的最佳选择方案。

“想想在2020年初,如果每个有能力的国家都采取了‘清零’政策,世界会怎样。无可争辩的是,全球死亡人数会低得多,更少的人会长期感染,经济损失也会减少……奥密克戎可能根本没机会进化出来,”英国《新科学家》周刊近日刊文感慨道,“当下一次出现大流行病时,各国政府应该牢记‘清零’策略。”

来源:新华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

回帖

2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发表于 2022-4-20 19: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动态清零”,依法依规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封控区要求足不出户,有什么法律依据?居民不配合核酸检测或抗原筛查,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抗原检测造假或变造核酸检测证明,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近日,上海也出现数起拒不配合核酸检测等违反防疫法规的案例,有关部门对相关个人依法进行处置。针对当前疫情防控中市民较为关心的法律问题,记者昨天采访了多位法学专家和律师,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制度、规定,专家们作出相关解读:单位和个人均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服从指挥和管理等义务,当下更要坚持“动态清零”,依法依规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而运用法治力量防控疫情,维护的是全体市民的共同利益。


严格遵守防疫规定,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近期,全市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管理,在封控区域内要做到“人不流动、足不出户”等要求。根据警方通报,少数市民在明知自己的行为会违反防疫规定和影响防疫工作情况下,还有人到马路上“打卡”,与同事一起离开封控宿舍前往河边垂钓,甚至擅自打开沿街商铺营业。相关人员均已被警方行政处罚。
     上海新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姚栋迪律师认为,遵守“足不出户”规定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在疫情防控大局下,作为个体应该适当约束自己的爱好,严格遵守防疫规定,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只有每个人都承担起社会责任,才能早日战胜疫情,回归正常生活”。
     擅自出户有什么法律风险?姚栋迪律师提醒,如果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将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导致他人被传染,还有可能要承担相关的民事责任。
     袁新忠和石文龙两位法学专家介绍,《传染病防治法》第41条、42条等明确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并明确了一系列紧急措施。

配合核酸检测和抗原筛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当前,全市正进行核酸检测或抗原筛查,极少数市民认为,只要自己不出门就不必进行检测。宝山区有一名女子对居委干部、志愿者和社区民警的反复劝告置之不理,最终被依法行政处罚。法学专家介绍,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此外,《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第七条也作出明确规定。
     “我国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系建设比较健全,抗原自测尽管是此前没有使用过的筛查方法,但依然是在法律框架内,依法采取的、合理有效的防疫手段,居民有配合的义务”,姚栋迪说,每个公民都有身体权、健康权,配合抗原自测和核酸筛查,就是为了保障大家身体健康。
     近日,闵行区浦江镇某村村民谢某出示了使用修图软件变造的核酸阴性证明,谢某因此被处以行政处罚。对此类造假、变造证明类案件的处罚结果,法学专家认为,《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了单位和个人有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及时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因为没有履行该责任和义务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文汇A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4-20 19: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守望相助的力量,支撑起“清零”的希望



     “互助物资请自取!期待您在此放下可捐物资和有需要的人交换,彼此守望相助”“如果您有可以分享的物资,欢迎放在这里,让爱流动起来”……疫情期间,在上海不少小区的公共区域里,出现了不少这样的“共享物资点”。流动的爱心里,见证着一个个社区里守望相助的力量。
     “谢谢”,是半月谈记者最近在小区群里看到最为频繁的词之一,其频率仅次于团购信息和抗原检测信息。“业主们谢谢坚持在一线的物业人员,也谢谢彼此之间的守望相助。”从“谁家有调味料”“谁能调剂些打印纸”的“有求必应”到设立“共享物资点”、放下物资后才在群里“知会一声”的“主动而为”,守望相助的力量,让群里的大家更加团结。有居民动情地说,“经历这一场疫情后,我们的小区更加团结了,大家也更加齐心了。”
     守望相助,助力的是不容易被看到的“角落”。疫情下,不会网络购物、不会团购的老人是保供应的“短板”,但在记者所在小区里,高龄独居老人成为了大家的“宝”。“我住得近,关照起来更方便”“我有经验,我主动申请做志愿者”“我家多团购了一份菜,给您放门口了”……小区群里,为了楼里的独居老人,大家争相献起了爱心,老人动情地在微信群里说:“我的冰箱蔬菜荤菜塞得满满当当,感谢各位爱心人士的无私帮助,祝福大家共渡难关、抗疫胜利”。
     守望相助,助力的也是小区的安全。根据上海“三区”划分、差异化防控规定,防范区的居民可以在街镇范围内有序流动,但是作为防范区,记者所在小区依然根据按照提级管控的要求,呼吁居民“非必要不出门”。对这样的规定,居民经历了最初的不理解之后达成了共识——守护小区成为这一片里难得的“绿洲”、保持小区的安全需要所有人的努力,为此,居民出门前往附近超市和药店等都主动做好严格的防护措施,还互相鼓励说“在小区内转转就好”“超市买东西快进快出”“物资先消杀再进屋”。
     在疫情下的城市,守望相助让我们充满力量,也充满信心,让我们坚定在一起,迎来这座城市“清零”的一天。(新华社  半月谈评论员/周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发表于 2022-4-22 12: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刊评:坚持中西医并重护佑人民健康

坚持中西医并重护佑人民健康(无影灯)

日前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鼓励世卫组织会员国在其卫生保健系统和监管框架内考虑使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这份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贡献,体现了世卫组织对中医药等传统医学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未来中医药在抗击世纪疫情中仍大有可为。

中西医并重是我国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之一,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显著特征和独特优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中医药全面、深度参与疫情防控救治,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强调“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有效应对多种健康挑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更好发挥其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中医药正处于重要历史机遇期。我们必须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激活力,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坚持中西医并重,必须推动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发展。在综合医院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加强中西医协作和协同攻关,制定实施“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推动三级综合医院全部设置中医临床科室,设立中医门诊和中医病床。打造一批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中西医联合攻关。同时,提升相关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水平。引导专科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建设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普遍开展中医药服务,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加强相关领域中医优势专科建设。

坚持中西医并重,必须提升中医药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依托高水平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建设覆盖所有省份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依托基地组建中医疫病防治队伍,提升中医紧急医学救援能力。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全部设置发热门诊,加强感染性疾病、急诊、重症、呼吸、检验等相关科室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加大国家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人员充足、结构合理、动态调整的人才库,提高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和重症救治能力。

坚持中西医并重,必须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材组织,增设中医疫病课程,增加经典课程内容,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同时,完善落实西医学习中医制度。增加临床医学类专业中医药课程学时,将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在临床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中增加中医知识。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培育一批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

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有力武器。二者各有所长,没有高低之分。中西医完全可以优势互补,携手共进。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结合,坚持中西医并重,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人民日报  记者:白剑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4-24 13: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梁万年:必须坚持“动态清零”,躺平后的恶性循环是灾难

梁万年:必须坚持“动态清零”,躺平后的恶性循环是一场灾难


3月以来,我国本土报告新冠感染者已经突破50万例,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本土疫情点多面广频发。

4月22日,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接受澎湃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针对当前为何必须坚持“动态清零”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事实上,梁万年一直强调,坚持“动态清零”产生的成本和效益,要算大账、整体账、动态账。现在“动态清零”的成本,包括新冠疫苗、核酸检测、方舱建设、人力资源等投入,如同为应对风险买了一份保险。面对奥密克戎带来的风险,我国的这份保险惠及了14亿的中国人,把疫情控制住不扩散,事实上是给14亿人买保险,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

“以快治快”是战胜奥密克戎必须坚持的打法

梁万年表示,“动态清零”是一个总方针,在这一方针下许多工具、措施和策略并非一成不变,是在不断优化调整的。

梁万年首先解释了当前“动态清零”的科学内涵。他认为,“动态清零”的核心内涵就是要快速发现疫情,快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阻断疫情持续性的社区传播。“动态清零”最关键的是要对传染源进行有效地识别和管理,对传播途径进行有效地切断,保护易感人群,使疫情不发生规模性反弹,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梁万年解释“清零”有三层含义:一是病毒的消灭;第二是疾病的控制;第三是疫情的控制。以目前的技术,新冠病毒无法被消灭掉,也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疾病的控制。所以,现阶段最关键的清零就是对疫情的清零。

“动态清零的精髓,一个是快速,还有一个就是精准。”梁万年表示,要做到快速,要求保持高度的警惕,也就是公共卫生系统的监视能力要强化,加强一些症状的监视,加强病源的监视,一旦发现就快速地实行围堵,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梁万年认为,“以快治快”是战胜奥密克戎变异株非常重要的经验,也是现在必须要坚持的一种打法。

“动态清零”另一个精髓是精准,除了此前一直强调的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等内容,梁万年认为,更重要的是要精准地平衡好疫情防控与老百姓正常的生活之间的关系,精准地平衡好疫情防控措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是相辅相成的。”梁万年表示,疫情防控的最终目的,除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外,也是要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

让各项防控措施更加人性化、更加有温度

在疫情严重的地区,抢菜成了居民每日必备动作,生活物资缺乏给居民生活造成了各种不便,还有疫情地区的就医难题。

在疫情防控过程当中,如何在保证政策措施落地的同时更加人性化、更加有温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这些问题必须要立整立改。”梁万年表示,比如不能因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忽视了正常的医疗卫生需求,必须要建立一种机制,使抗疫和保证正常医疗服务需求两不误。

梁万年认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身就是抗疫,也是正在一步一步的逼近抗疫的最终胜利。

梁万年表示,针对这些问题,提示各地在下一步的疫情防控中必须从四个方面做好准备:

第一,应急管理机制。从各地的抗疫实践看,疫情指挥决策系统和应急管理系统必须要联动起来。

第二,保供系统。城市实施必要的封控管理的时候,怎么保障城市供应,这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第三,正常抗疫的物资储备,口罩、呼吸机、防护服等等。

第四,针对疫情的工具和手段,核酸、方舱、隔离点、转运车辆、医务人员等等方面的准备。

“这四个方面必须要做充分的准备,现在各地都在做。”梁万年表示,这些举措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躺平后造成的恶性循环将是一场灾难

奥密克戎传播迅速,感染者中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这是不是能成为我们放松防控甚至“躺平”的理由?而目前我国实施的防疫措施是否大动干戈了?

“防控的措施对付奥密克戎不是大动干戈。”梁万年表示,无论是从传播力、致病力、病死率等都远远超过流感。

梁万年以香港的真实世界的数据来举例,香港人群的奥密克戎流行株平均病死率是0.75%左右,是流感的七倍到八倍。从老年人群来看的话,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它的病死率将是普通流感的近百倍。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国老年人的新冠疫苗接种率。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18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覆盖人数为22552.1万,完成全程接种21393.8万,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5.41%和81.03%,加强免疫接种已经完成15487.4万人。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巨大,目前老年人口疫苗接种率相对来说还不够高。”梁万年表示,一旦疫情管控放松,它的结局可以看得很清楚,肯定是病毒广泛地传播,老年人群的重症和死亡数量是巨大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大量重症的出现,反过来挤兑医疗系统,而且随着医务人员感染势必又会造成正常的医疗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将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将是一个灾难。”梁万年强调。

对于大家关心的到底何时能够放开的问题,梁万年表示要具备几个条件:

从全国角度来看,首先要保证易感人群有比较好的免疫力,现有的手段是靠疫苗接种,建立起比较好的防护。实践已经证明,疫苗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是特别有效的。

第二点是对这种病毒变异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深。奥密克戎变异株肯定不是最后一个变异株,这是国际科学界的一个共识。如果说奥密克戎再也不变了,这是人类的好消息;但哪天它变得更坏了,传播力强、致病力也强,我们还是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

第三点是准备措施。针对奥密克戎传染需要的救治床位,包括人力物力的准备。在疫情防控状况下,有效的生活物资保障准备,还有比如交通、配送、社区管理等相关机制的建立。(新华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4-25 13: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梁万年: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 病死率是流感的7到8倍

有人认为奥密克戎的感染症状很轻,基本等同于大号的流感,现有的防疫措施过度严格,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奥密克戎的严重程度从传播速度和病死率两个维度来看都远高于流感,一旦防控放松,将造成大量的重症和死亡。

奥密克戎的传播力远大于流感和此前的新冠其他变异株。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一个人平均可以传播9.5个人,从病死率来看,全球的流感平均病死率为0.1%,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死率,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平均病死率是0.75%左右,约为流感的7到8倍,老年人群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病死率超过10%,是普通流感的近百倍。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从我们中国的实际来看,我们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巨大,再加上目前老年人口,疫苗接种率还没有达到足以形成抵抗重症和死亡的这种免疫屏障的地步。我们中国还有那么多的儿童,有那么多的免疫缺陷人群,因为他们有各种禁忌证,还有一部分人群也没有接种疫苗。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我们要放松,不管它,它的前景可以看得很清楚,肯定是广泛传播。这些人一感染,乘上他的病死率,乘上他的重症率,我想将会造成很多的重症和死亡。这个数量就是巨大的,对一个国家来说,对一个民族来说,那也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梁万年说,如果大量重症出现,就会反过来挤兑医疗系统,势必又会造成正常的医疗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广泛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央视新闻  总台央视记者 史迎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回帖

1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5
发表于 2022-4-25 17: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别让过度的防疫措施毁掉中国经济

      我们想说的是,零风险零感染固然是一个所有人都希望实现的理想目标,但从现实出发,我们应当追求的目标,是在维持社会经济正常秩序的前提下,将疫情控制在尽量低的水平上。
     牺牲一切追求极端的“休克”措施,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全面胜利,甚至连惨胜都算不上。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各地采取了严防死守的措施,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积极向好的变化。然而因疫情采取的隔离措施,呈现出从上到下层层加码的趋势,对个人、企业、社会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生成了不可忽视的社会、经济成本。
     梁建章与黄文政老师针对受疫情应对措施影响下的中国经济再次撰文,建议应当在数据分析和科学论证基础上采取分级隔离措施,呼吁社区加码隔离可以休矣!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到2月15日24时为止,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连续12天下降,从2月3日的新增890例下降到2月15日的新增166例。这一下降趋势预示着,湖北以外地区疫情可控。在2月15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除了表示湖北以外其他省份疫情出现明显的积极向好变化之外,还专门提到,在抓好疫情防控和病例救治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实际上,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关心和担心的方向,千万不能让那些基于过度恐慌而采取的过度的隔离措施毁了中国经济。
     面对疫情,各地目前都采取了严防死守的态度,应当说,其中很多付出都是必要且可敬的。但是,在防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过激的做法,那就是将所有外来或者有过旅行经历的人都当作洪水猛兽。至于对此采取的隔离措施,也呈现出从上到下层层加码的趋势。比如,市政府可能仅仅要求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人员进行隔离,但是到了小区那里,居委会和物业却要求凡是有过旅行经历的人员一律自我隔离14天。而且为了确保这种加码后的措施能够得到执行,各小区还纷纷推出了临时通行证、出入证和宵禁等措施。在看似保障生命安全的同时,却让整个社会付出了近乎瘫痪的沉重代价。比如,一位出差到几个城市的员工在甲地被隔离了14天,到乙地后又被隔离了14天,到丙地后还要被隔离14天,如果每到一地都要被隔离14天,那么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了。
     当然,生命安全的确应当得到最高等级的重视,相信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的初衷也都是善良的。但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疾病,并不仅仅是新冠肺炎。已经有媒体报道说,由于受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一些癌症患者和艾滋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且,付出这些代价到底换来了什么?比如,在目前已经确诊的几万名患者中,有多少是从非疫情严重地区回家后并在隔离期被确诊的?各位不妨搜索一下各自居住地的相关新闻,答案或许会完全颠覆你的既有猜想。至少从目前已经报道的内容来说,绝大多数病例都有疫情严重地区的居住史或旅行史,相比之下,从某个非疫情严重地区返回居住地,然后在14天隔离期内被确诊,这样的例子可谓少之又少。
     或许有人还是会说,哪怕只有少之又少的可能性,也必须全力确保零风险。这样的想法,在理念上或许是正确的,但实践中却忽略了社会成本的因素。要知道,为了确保这样的零风险,全国可能有数以千万甚至亿计的旅客必须接受14天的隔离期,无论对个人、企业还是整个社会都会构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始终认为,建立在数据分析和科学论证基础上的分级隔离措施,才是当下更能在疫情防治和恢复秩序之间形成平衡的方案。
     首先,对于那些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旅客,应当严格执行为期14天的隔离措施,这也应当成为各小区集中资源重点针对的方向;其次,如果是来自非疫情严重地区的旅客,可以在分析以往数据的基础上,尝试取消或者降低隔离时间。考虑到钟南山团队公布的潜伏期中位数为3天,所以把14天降低到7天,其实已经足以令风险下降70%至90%,同时明显降低对于经济和生活的影响;最后,各地可以利用几大运营商的移动漫游数据来帮助对于感染风险做出评判,来确定隔离措施是否具有必要性。假如某人已经在A地接受过14天隔离,然后他驱车前往B地的住处,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感染风险并不会明显高于那些始终居住在B地的人士,也就没必要再让他接受另一个14天的隔离期。
     实际上,在全国上下目前高度重视疫情防治工作的背景下,数据分析应当被摆到很重要的位置上。比如有些人认为,之所以要求旅客必须被隔离14天,是因为他们在旅行过程中可能经历过机场或者火车站之类的高风险公共场所。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些地方真的具有高风险吗?目前在湖北地区之外,各地对大部分确诊者的流行病学史都进行了深入调查,那么在这些数据中,到底有多少感染是因为乘坐飞机或者高铁造成的?又有多少发生在机场或者火车站的等候期间?对于各地汇总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然后根据其结论对不同场所、不同交通工具给予不同的风险评级,最后再根据风险高低来出台相应措施,才是更加有效的做法。
     至于目前某些地方一刀切的做法,等于把全部压力都压到了基层那里。所以我们会看到,一方面,小区物业和居委会工作人员这些时间都非常辛苦,需要顶风冒雨地执行隔离措施和通行限制;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很容易成为各类矛盾的实际承载者。比如有业主可能提出,由居委会来限制自由出入的法理基础来自何处?也有企业可能叫苦,为什么复工计划被卡在了居委会那里?如果上亿劳动力被隔离在各个小区中,导致各地企业难以复工,国内航空业、酒店业全面瘫痪,各类国内国际交流完全受阻,实在是中国经济和社会难以承受的代价。目前中国经济处于半停顿状态, 1个月至少是万亿级的损失。如果这样的状态持续2-3个月,很多中小企业倒闭了,也会增加大批失业人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从这几天的新闻报道来看,很多政府部门已经开始转变思维,采取了更为务实的防治措施。比如江西省发布了第4号公告,规定省内各地区之间全面取消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置的疫情防控检疫点或检测站,并严禁各地拦截劝返来自非严重疫区的车辆。又比如杭州,为缓解企业招工难、员工来杭交通难等,将会商铁路部门,向疫情相对平稳、来杭就业人员集中的部分省市开通专列。
     以上做法的目的,旨在消除由于疫情防治而造成的过度封闭,重新打通连接中国经济的各个环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形成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业链条。既然如此,各方面也就有责任和义务来确保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畅通无阻。在整个产业链中,如果有一个环节不通,就可能导致整个链条陷入崩溃。
     就以大家近期都很关心的口罩问题为例,一方面,无论居民还是企业,目前都对口罩存在巨大的需求量,很多企业担心口罩数量不足可能影响正常开工;但另一方面,如果口罩制造企业的员工无法及时复工,又或者原材料供应商、运输企业等上下游企业面临人力不足的困境,那么口罩供给也就难以得到保障,进而可能影响到更多其他企业的复工,形成某种恶性循环。
     如果说口罩数量缺口还只是一个相对短期的问题,那么从长期来看,如果与外贸相关的行业由于复工不及时而难以准时供货,哪怕现有交易可以用“不可抗力”作为抗辩理由,可站在外国客户的角度来看,难免会因此产生在其它国家重新寻找供应商来取代中国企业的念头。一旦这种念头像疫情那样迅速蔓延,那么对中国制造业的打击将比贸易摩擦更为可怕。
     正是考虑到这些风险,所以包括国家卫健委在内的各级政府部门会提出,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是一个与防治疫情同等重要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让实事求是、科学分析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小区的具体工作中,不能让阻碍出现在大批复工人员居住地的出入口。目前各个地方各自为政造成了信息不透明、不确定,使得返工人员顾虑重重。如果各个环节中有一环不顺畅,其他环节也会受到影响。为此,国家需要统筹明确出台有关限行和隔离的政策,不能让地方各自为政的不合理措施妨碍全国一盘棋的大局。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零风险零感染固然是一个所有人都希望实现的理想目标,但从现实出发,我们应当追求的目标,是在维持社会经济正常秩序的前提下,将疫情控制在尽量低的水平上。
     牺牲一切追求极端的“休克”措施,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全面胜利,甚至连惨胜都算不上。我们希望从上到下的巨大付出,能够变得更加节制而有效,为中国经济的尽快恢复创造出更加有利的条件。


作者 | 梁建章(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副理事长、携程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局主席)、黄文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人口与未来”网站联合创始人)
来源 | 绕梁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回帖

1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5
发表于 2022-4-26 14: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李健:吸取境外经验教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2022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是我们党为人民生命和健康负责的责任担当。总结境外疫情及应对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针对全球疫情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等特点,笔者认为当前我们采取的“动态清零”政策是符合国情、尊重科学、适应规律的必然选择,必须强化大局意识、长远意识以及历史辩证思维,不犹豫、不动摇,坚定信念、踏实推进,争取我国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

新冠疫情从暴发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从全球各国的防疫政策来看,存在很大不同,中国从严格清零发展到现在的动态清零,西方国家则从严格控制疫情到“与病毒共存”、全面放开。从效果比较,毫无疑问中国在过去两年中实现了最小的疫情感染和人员死亡,达到了最佳效果。

要吸取境外放弃抗疫的“全面放开”政策的深刻教训

当前不少国家采取了“全面放开”的政策,总结缘由:一是医疗资源不足以支撑严格的防控政策;二是社会文化传统的压力,对“个人自由”的强调压过了对情况的全面考量;三是经济增长压力大,宣称奥密克戎高峰期已过,选择“共存”。

从英国的情况看,今年2月末英国政府宣布实施“与新冠共存”计划,并从4月1日起不再实施免费新冠检测。在某些统计报表上英国每日新增统计数甚至降至0,但事实是即使在最后免费新冠检测的那天,英国新增感染人数仍然高达69811例和新增死亡191例。英国政府4月13日的数据显示,尽管新冠感染率持续下降,但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超过2167万例,对社会医疗系统造成巨大压力。许多民众因感染新冠而遭受长期症状的影响,五分之一新冠住院患者在5个月后仍不能工作。当前,英国已出现奥密克戎毒株重组(XE)的感染病例,英国政府紧急情况科学咨询小组认为人类面临出现新变异毒株的更高风险,没有理由认为这些变异毒株都是温和的。

日本尽管医疗资源丰富,但特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同样迫使日本政府选择了全面放开,从4月初开始持续维持5万左右规模的感染规模,到4月17日降至4万以下。日本较好的医疗资源保障日本新冠患者治愈率高达92.3%,目前确诊人数仅有54.65万人,但日本的病死率达到0.4%,这对很多儿童和老人都是极大的生命威胁。在疫情防控带来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之后,韩国紧跟西方国家施行“躺平”政策。尽管实现了较高的疫苗接种率(完整接种疫苗达到85.9%,加强针接种率达到62.7%),韩国到4月19日单日新增感染新冠病毒确诊病例高达11.13万例,累计确诊1658.3万例。较高的疫苗接种率带来的利好就是虽然感染人数众多,致死率只有0.12%,但百度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显示韩国的治愈率只有5.8%。

新加坡在疫情暴发初期和德尔塔变种病毒来袭时候都采取了严格防疫措施,到奥密克戎病毒暴发初期,新加坡仍然选择收紧边境、延后放宽安全管理的措施。直到最近,新加坡政府认为奥密克戎高峰期已过,采取了更宽松的防疫管理举措。但要看到,新加坡采取的是有限放宽措施,正如李显龙在演讲中提到的,“由于人们有更多互动,我们也可能迎来新一波的疫情”,同时认为病毒可能会继续变异,并且“传染性更强以及更危险的变种毒株可能会出现。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可能要再次收紧防疫措施”。放开并时刻准备收紧的政策,也显示了新加坡政府和社会的矛盾心理。

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是现实选择

从严格清零到“动态清零”,是中国政府根据病毒变异发展情况和我国经济社会、疫苗研发及医疗资源配置等情况作出的科学决策。在实践来看,从疫情初期暴发到德尔塔变异株、再到奥密克戎病毒来袭,我们通过动态清零的“快、准”二字诀,守住不让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有效处置各地局部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同时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实践证明,动态清零符合我国国情、尊重科学、符合规律,是我国抗疫斗争的经验总结和必然选择,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

第一,坚持动态清零是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必然选择。本轮奥密克戎的最大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传播力强、隐性感染比例高,这更容易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播,如果不能够及时控制,势必造成大规模人群感染,从而引发对医疗资源的挤兑,造成社会混乱。我国老年人口群体基数较大,由于基础疾病等原因还有超过5000万的老人未完成新冠疫苗的全程接种,奥密克戎病毒虽然偏弱,但绝对不只是“大号流感”,对儿童、高龄患者、合并严重基础病等群体有严重威胁。因此,实施动态清零符合我国人口结构的既定国情,是对人民生命安全的责任担当。

第二,坚持动态清零政策是更好处理“个体与整体”关系的必然选择。我国动态清零的精髓是“快、准”,强调快速发现、精准切断传播链,不造成持续性社会面传播。疫情防控物理阻隔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群众生活必然会造成影响,但从全局的角度看则是通过控制疫情扩散,换来更大区域范围、更长远的经济生产、百姓生活的宽松和稳定环境。因此,动态清零解决了一个城市与更大区域“个体与整体”、短期与长远发展关系的平衡问题,实现了以最小代价换取更大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也是我国在过去两年多的成功“法宝”,2021年我国8.1%的GDP增速震惊世界。

第三,动态清零是应对新冠疫情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动态清零是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下制订的科学方针,核心理念在于暂时无法消灭病毒、无法阻止感染,病毒依然可能对人民群众生命形成重大威胁的情况下,对疫情要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动态清零强调的是科学性、规律性和有效性。

新冠疫情防控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的工作,必须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具体实施则依赖于医疗技术能力。当前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对我国已经研发的疫苗逃逸性更强,因此动态清零加上物理阻隔是最佳选择。未来随着疫苗研发和药品治疗达到高水平,我国的防疫政策也将与时俱进,尽力把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

坚持动态清零还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提出了高要求,在工作中要积极为群众解决好“急难愁盼”难题,注意倾听群众呼声、感受群众冷暖,做好群众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同时我们要重点关注疫苗和药品治疗技术研发,不断提升能力,重点关注老年群体疫苗接种工作。此外,在做好抗疫这一当前最重要工作的前提下,也要及早考虑疫情后有序有效复工复产的问题,保障城市经济和市民生活尽快实现健康运行。

来源: 文汇报   作者:李健(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