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吉政办发〔2022〕7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吉林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5月19日
吉林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发展中医药的决策部署,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健康吉林服务,根据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中发 〔2019〕43号,以下简称 《意见》)、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年)》 (国发 〔2016〕15号)、《“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国办发 〔2022〕1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 《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三五”期间中医药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省中医药系统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中西医并重,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药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健康吉林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吉林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 西 药 并 用 的重要指示精神,全省中医药系统主动出击、快速应对,各地成立疫情防控中医药专家组,严格落实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疫工作原则,坚持中西医结合救治,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深度参与疫情防控。选派73名中医医护人员组成吉林省中医支援湖北医疗队驰援武汉,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吉林中医药力量。长春市在全国率先开展治愈出院病例恢复期中医药康复治疗,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独特优势。启动治疗新冠肺炎院内制剂审批绿色通道,4个中药院
内制剂获省药监局备案凭证。建立 “早期干预、分类防控、中医药全覆盖”的疫情防控舒兰模式,得到广泛认可。印发 《吉林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积极推广通化 “三主任、三护士长”抗疫经验,促进省市级中西医团队合力救治病例。在全省疫情防控过程中,实现了一人一策,精准治疗,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中药使用率达100%。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获评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中医药政策体系和法治化建设扎实推进。印发《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吉发 〔2019〕32号,以下简称 《实施意见》),颁布《吉林省中医药发展条例》,为全省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政策法规保障。建立吉林省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吉林省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中医药发展。召开全省中医药大会、吉林省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推动 《实施意见》落地实施。组织全省中医药法治培训,开展 “七五” 普法宣传,实施 “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不断提升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能力和中医药人员法治意识。
3.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省现有公立中医医院69家,全省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0.65张、中医执业 (助理)医师0.46人,分别比 “十二五”末提高32.88%、37.43%。全省建立省级中医质控中心16个、省级重点专科150个、中医馆965个,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达到 100%。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增至5个, 县级先进单位增至43个, 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72%。纵深推进医改中医药工作,全省建成区域中医医联体9个,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分级诊疗,不断深化公立中医医 院 改 革。28项中 (民 族) 医标准被公布为吉林省地方标准。
4. 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有效推进。加大对中医药领域科技的投入力度,培育国家级中医药科技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中医药科技领军人才10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5 项。参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主持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国 家 中 医 药 质 量 第 三 方 检 测 机 构 (北 方) 落户吉林省。成立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由仝小林院士担任院长。代谢性疾病中医药团队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加强了30个国家级中医药科研平台和 183个省级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两家中医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成效显著,5家中医药单位获国家中医药传承 新工 程4.46亿元资金支持。
5.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省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终身教育体系。全省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 (助理)医师数、中药师 (士)数、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人数平均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1人获评长江学者,1人获评第三届国医大师,3人获评首届全国名中医,2人获评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名师,2人获评岐黄学者,2人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全面开展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针灸、中医护理、中医药管理等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累计培训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中医药知识 2900余人次。建设名中医工作室105个、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4个、国家级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3个。推进医教协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长春中医药大学跨入地方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行列。
6.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建设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个、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6个、中医药文化知识角560个。积极实施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举办吉林中医药惠民走基层、中医大讲堂、健康吉林大课堂等义诊咨询、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活动近300场,受益群众
两万余人。通过多种渠道面向公众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建成中医药传播新媒体20个。50个县 (市、区)开展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 查,全省中医药健康文化普及率达90% 以 上。双 辽市开展中医 药 文 化 进 校 园,7000余名学生接受了中医健康素养教育。
7. 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能力提升。普查全省60个县(市、区)中药资源,掌握全省1564种药用植物的产量及分布情况,编写出版 《吉林省中药资源志要》等8部著作。组织开展中药质量提升工程,建成市县级中医药标准化煎药室 41个、省级中医药煎药人员培训基地 3 个。 成立吉林省中药资 源专家委员会,遴选人参等10种中药材为吉林省首批道地药材优势品种并开展研究。印发 《吉林省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为推进全省中药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作出贡献。
8. 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态多元化。全省建设9个市级中医药健康管理指导中心,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服务。35个县级中医院建成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与150家养老机构建立协作关系,构建了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的吉林模式,连续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民生实事项目。成功创建国家
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个、示范基地2个,确定中医药健康旅游路线4条,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新业态。
9.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稳步提升。建成吉林省中医远程会诊平台,纵向贯通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横向联通全省综合医院与中医医院。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建成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的比例达95%。优化升级吉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数据覆盖中医馆的比例达100%。
10. 中医药海外发展不断拓展。边境地区中医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拓展服务范围,对外诊疗服务区建设不断加强。长春中医药大学东北亚中医药传播发展研究中心、俄罗斯 (莫斯科)中医药中心建设取得成效,提升了中医药海外影响力。
11.民族医药发展不断进步。成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朝医药分会。延边州各县 (市)中医医疗机构均加挂朝医医院牌子,设立朝医科。中医 (朝医)医师资格考试列入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序列。成立世中联满医药专业委员会。前郭县创办全省首家蒙医医院。
关联阅读:吉林省中医药发展条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