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点任务 (一)高质量建设中医药服务体系。
1.打造中医服务高地。依托综合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中医医院,积极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对接全国高水平中医医院,争取优质中医医疗资源输入,推进实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优化市级中医医疗机构设置。建设一批市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中医康复示范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2.做强中医服务主阵地。推进脱贫地区、革命老区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业务用房条件。加强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建设,强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就医环境,规范科室设置,加强运营管理。开展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创建6—10家三级中医医院、3—4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力争实现二级甲等以上中医医院区县全覆盖,持续提升区县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支持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医疗联合体。
3.夯实基层中医服务网底。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提升基层治未病、疾病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宣传教育等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科室建设,全面推进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到2025年,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诊疗量占比达到35%。建设一批精品中医馆。
4.完善中医服务网络。加强综合、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建设。三级综合、专科医院全部设立中医病区和中医综合治疗区,鼓励有条件的综合、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具有浓厚中医药文化氛围的中医馆、国医堂。强化综合、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临床科室中医类别医师配备,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在全市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打造一批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立健全医院临床科室中医师查房制度和疑难病例中医会诊制度。
5.推动社会办中医良性发展。加强社会办中医规范化管理。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实施名医堂工程,打造一批名医团队运营的精品中医医疗机构。鼓励举办骨伤、肛肠等中医专科医院,鼓励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和护理院,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诊所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签约服务。
1.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选择具备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争取国内优质中医医疗资源输入,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2.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以区县中医医院为重点,以名科、名医、名药带动,打造2—4家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国家和市级中医特色重点医院。
3.优化中医医疗资源配置。遴选建设市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含市级中医康复示范中心、市级中医治未病中心)10—15个。新增一批三级中医医院。加强脱贫地区、革命老区中医医院建设,改善业务用房条件,更新换代医疗装备。
4.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档升级现有中医馆,完成至少1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内涵建设;按照10%的比例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创建一批“中医阁”。
5.名医堂工程。按照品牌化、优质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建设一批名医堂, 打造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示范性名医堂运营模式。
(二)高水平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1.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建设中医适宜技术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试点基地。建设3—5个中医治未病中心,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全部规范设置治未病科室。鼓励其他医疗机构开展治未病工作,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继续实施癌症防治行动,加快构建癌症中医药防治网络。在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广一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持续开展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推动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75%和85%。
2.彰显中医药临床疗护特色优势。以满足慢性病和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临床需求为导向,做优做强中医妇科、骨伤、肛肠、皮肤、针灸、肿瘤、神志病等中医优势专科专病,带动特色发展。制定完善并推广实施一批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持续提升中医专科服务能力。积极创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布局建设一批市级中医名科、中医重点专科、中医特色专科,以专科建设带动医院整体发展。推动专科联盟工作,促进专科交流合作,辐射和带动区域中医专科能力整体提升。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规范中医医疗机构用药目录,鼓励使用中药院内制剂,开展药品使用监测和临床综合评价,推行临床药师会诊制度。开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药学门诊,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实行临床药师驻科。加强中药药事管理,落实处方专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使用中药。开展中医护理门诊试点,完善中医护理常规、方案和技术操作标准。开展巴渝岐黄杯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系列竞赛,推动中医、中药、护理等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
3.强化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积极创建国家中医康复中心,布局建设一批市级中医康复示范中心。加强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二级、三级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设置比例分别达到85%和70%。加强中医康复服务管理,鼓励市级中医康复中心针对重大疾病、慢性病、伤残等,制定推广一批中医康复方案,推动研发一批中医康复器具。鼓励建设中医特色康复医院,鼓励其他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普遍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推进中医康复技术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增加中医药康复服务供给。鼓励发展中医康复医联体,探索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康复服务模式。促进中医药与中华传统体育、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发展。
4.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健全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置工作机制。建好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组建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和紧急医学救援队。布局建设3—4个市级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疫病防治基地,建立健全全市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疫病防治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中医药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储备中医疫病防治专业力量,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紧急医学救援中的独特作用。推进中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开展中医医院急诊急救技能竞赛。持续完善中医医院院感防控体系,推进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加强急诊、重症、呼吸、检验、院感等相关科室建设。
5.提高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中西医结合医院服务能力建设,促进中西医联合诊疗模式改革创新。在综合、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将中西医协同发展纳入医院评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将建立中西医协同发展机制和多学科诊疗体系纳入医院章程。加强“西学中”培训,建设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药知识(西学中)学习平台,扩大中医技术运用范围,推动中成药和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广泛运用。鼓励组建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科室,制定实施“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积极创建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布局建设市级项目,示范引领全市中西医结合医疗水平整体提升。推进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扩大试点病种和试点范围。
6.创新中医医疗服务模式。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总结推广中医综合诊疗模式、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和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和方式。深化中医经典病房建设,鼓励中医医院建设中医医疗技术中心。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探索开展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新模式。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发展中医互联网医院,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中医医疗服务模式,提高优质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
1.建设国家和市级中医专科。积极创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50个中医名科,建设一批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中医特色专科,优化完善中医诊疗方案,提升中医临床疗效,以专科建设带动整体发展。
2.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支持一批区县中医医院开展“两专科一中心”建设,每个医院建设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成一批区县域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推动区县中医医院加强专科和中医综合治疗区建设,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实施对口支援提升项目建设,加强人才培养、重点专科建设、远程诊疗、管理能力建设等支持。
3.强化预防及康复服务能力。积极创建国家中医康复中心,建设3—5个市级中医康复示范中心、3—5个市级中医治未病中心。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推广应用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加强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和康复医院中医科室建设,提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药康复服务水平。
4.强化中医疫病防治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好1个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1个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布局建设3—4个市级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承担区域性任务。提高三级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服务能力,建设生物安全二级以上水平实验室。支持二级中医医院加强感染、急诊、呼吸等科室建设;实施疫病防治、院感防控及急诊急救知识培训;开展中医医院急诊急救大比武大练兵,提高中医医院应急救治综合能力。
5.强化中西医结合临床协作能力。建设一批国家和市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提高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开展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建设,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中西医联合攻关,逐步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遴选形成优势病种目录,形成一批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或专家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