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很快速,工作生活节奏也显著加快,人们更需要良好的睡眠质量。偶尔出现眠差没多大影响,可如果长期睡不好,那是病吗?需要干预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主任黄薛冰,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12月25日举行的聚焦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睡不好确实是疾病,因为睡眠时间的长短以及睡眠质量,不仅和身心健康息息相关,也会影响到日常功能。睡眠障碍本身也属于精神障碍的范畴,睡眠通常分成三部分,一个是早段睡眠,就是入睡是否困难,是否躺在床上半个小时之内能够入睡,假如超过半小时的话,可能有一些入睡困难。第二个特征是中段睡眠,比如一晚上睡的踏不踏实,是否容易醒,醒来之后是否还能够再次入睡。还有一个是末段睡眠,早上醒的早不早。从早段睡眠、中段睡眠以及末段睡眠去判断睡眠好不好。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失眠的原因也有很多,一方面和外在的压力以及自己的情绪状态相关。第二个有可能和使用的一些物质相关,比如习惯喝茶、咖啡,或者认为睡前小酌一杯有助于睡眠,但实际上茶和咖啡里面含有咖啡因,会让大脑兴奋,不容易入睡,而酒虽然对大脑起到抑制作用,看上去入睡更快,但实际上酒精会影响睡眠结构,使睡眠变得浅,而且更容易醒过来。其实用酒去助眠并不能够让大脑得到高质量的休息。失眠第三个原因和生活习惯也有关系,比如说睡前刷手机、刷小视频等,或者因为头天没有睡好第二天补觉等,这些习惯也会使失眠的情况发生。
要怎么去处理失眠呢?第一个方法就是针对性地去解决导致失眠的原因,比如去调节一下外在压力和情绪。第二点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要规律地作息,不要第二天去补觉,或者长时间在床上躺着。第三方面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比如睡前不要做一些剧烈的运动,让环境变得更安静,不要有噪音或者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泡泡脚等。还有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可以推荐给大家,失眠的朋友可以睡前做一些冥想、正念,让身心得到放松,因为一旦失眠之后对于睡觉的恐惧会变成一个大问题,这种恐惧会加重失眠的状况,所以在睡前做一些正念、冥想放松身心,有助于消除对睡眠的恐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