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子萱

刚生的宝宝出黄疸了,为啥茵陈五苓糖浆不中而黄儿美就中

  [复制链接]

1

主题

15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5-2-12 12: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款到 发表于 2025-1-19 15:42
这白术是健脾利水要药,性温,味辛、苦、甘,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主要用于 ...

     讲得很好!
     白术内求,主脾气。用它就是解决痰湿内蕴的不内部外因,而解除水湿困脾。而脾主运化,白术通过燥湿利水之功,让体内没有了湿邪困扰,又健脾益气就让脾会运化有序,则反过来加速大力把湿邪外排,这样机体就容易进入代谢良好的正循环而解除病症。
     苍术外求,主风寒湿邪。用它就是解决风寒湿邪袭表入里的外因,而解除湿寒外邪攻体。驱除了外邪的持续入侵并入里,则体内湿寒凝聚痰饮的机制被打断。再加上苍术也有燥湿健脾之功,则可助脾运化体内水湿甚或痰饮尽快排除体外。另苍术还可入肝经祛风明目,对于肝风引起的相关病理症状有抗击作用。
     具体到五苓散,或者茵陈五苓散以及茵陈五苓糖浆而言,用白术在方中的作用相当于解除湿邪的防守反击战“人设”,用以体内寒湿甚或痰饮已在内成邪。而用苍术在方中的作用相当于解除湿邪的主动出击战“人设”,用以寒湿邪夹风入侵人体并逐步强力往内推进之时。
     因此,实际,茵陈五苓糖浆更适合成人湿热黄疸之湿重于热类型的病,因成人发病多由外邪持续严重侵袭引起。而新生儿是从母体刚诞,出疸多是湿热邪已体内形成,几乎没有受外界风寒湿热邪侵袭的因素,因此,应该内求而用白术更合适,也就是相反口味差点的茵陈五苓散更适合新生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5-2-12 13: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高歌 发表于 2025-2-7 21:50
首先我们要知道新的生儿黄疸的定义,是指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可能出现皮肤黄染,这是由于 ...

新生儿发生黄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尽管都表现为黄疸,但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通过以下的特点可以识别的。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深,且有以下这些特点:

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
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l。如果孩子的黄疸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即不必担心。
因此,当孩子出现黄疸时,如有以上5个面中的任何一项,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这样就能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以便及时治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5-2-13 12: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剧烈 发表于 2025-2-12 12:36
讲得很好!
     白术内求,主脾气。用它就是解决痰湿内蕴的不内部外因,而解除水湿困脾。而脾主运 ...

这个茵陈五苓糖浆与黄儿美疗效比较的帖子很有意义。深度理解了肉桂与桂枝、白术与苍术在茵陈五苓方中应用的差别,真的受教,感谢各位先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疸,病证名。目黄,皮肤黄、小便黄之证。亦称黄瘅。
     《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灵枢·论疾诊尺》:“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由瘀热与湿相搏,不得泄越,寒湿在里不解所致。有阴黄、阳黄,在脏、腑之分。
     阳黄者因湿热内蕴,熏蒸郁遏,身目俱黄,黄如橘子色。阴黄为寒湿内结,浸淫肌肤,色黄如烟熏。
     又有五疸、三十六黄、黄疸二十八候之分。
     黄疸可见于肝细胞损伤、坏死,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阻塞、胆汁郁滞及溶血性黄疸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威武 发表于 2025-2-14 09:50
黄疸,病证名。目黄,皮肤黄、小便黄之证。亦称黄瘅。
     《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 ...

也即是现在西医从病理上常把黄疸分为肝前性(即溶血性)黄疸、肝源性(即肝细胞性)黄疸、肝后性(阻塞性)黄疸三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8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以上大佬的解答与研讨,也即是说,茵陈五苓糖浆治黄疸尤其标注的“湿热型黄疸,湿重于热”,更适合成人,对成人效果要好于小儿。本身这药也好像没有针对小儿应用做对应的临床研究。而黄儿美确实很适合小儿退黄,适应的黄疸类型更广,口味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下来,也就是说,如果非要用茵陈五苓来治疗新生儿湿热黄疸,那么茵陈五苓散要比茵陈五苓糖浆理论上更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昨天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生热黄疸是胎儿感受孕母湿热之气。治疗宜用“去黄散”:10克加栀子、郁金、白术、鸡内金等7剂大部分痊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疸外治法:甜瓜蒂10克,研末搐鼻,每日数次,黄水流尽则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