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国正行

新冠肺炎到底是怎么回事?预防或轻微感冒怎么办?

  [复制链接]

4

主题

16

回帖

31

积分

版主

积分
31
发表于 2021-1-15 17: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鼻炎严重发作期不要接种新冠疫苗

鼻炎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对食品、宠物、花粉等过敏,绝大多数不属于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但也需如实相告,由医生判断能否接种。如果正处于鼻炎的严重发作期,或者因其他过敏引起的反应比较严重,先缓一缓,等症状缓解后再接种疫苗。(央视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1

回帖

7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4
发表于 2021-1-17 16: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冠肺炎无症者如何被发现和防范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如何被发现的?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疫情调查、暴露人群和有疫情传播区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员主动检测等四种途径
     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途径被发现:
     一是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发现一些这样的人;
     二是在聚集性疫情调查中,在开展的主动检测过程中,发现部分无症状感染者;
     三是在新冠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进行主动检测时可能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四是在对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和居住史的人员主动检测时,可能会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如何防范被无症状新冠病毒感染者传染?
     公众应做好自身防护,少外出不聚集,讲究文明礼仪,加强健康监测,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由于无症状感染者无任何明显的症状与体征,很少主动去医疗机构就诊,在人群中具有隐匿性,难以被发现,存在着传播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亲戚、邻居、熟人、朋友、同事中都有可能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因此,要防范被无症状感染者传染,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最基本的做法仍然是:
     认真做好自身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公用物品以及个人经常使用的一些私人物品(如门把手、电话机、手机等)定期清洁消毒。
少外出,不聚集。不去中高风险地区,不与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从事高危职业工作等健康状况不明的人员密切接触;不聚会不聚餐、不走亲不访友、不扎堆不聚集,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讲究文明礼仪。咳嗽喷嚏捂口鼻。提倡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加强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尽快前去附近正规医院就诊就诊检查,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合理膳食、规律作息、科学运动,充足饮水,不断提高身体免疫力。有条件者,积极接种流感和新冠疫苗。(燕赵都市报 燕都融媒体记者 檀亚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

回帖

47

积分

版主

积分
47
发表于 2021-1-18 12: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文宏答新冠疫苗接种选择、保护率、副作用及接种安排

      应该打美国疫苗还是中国疫苗?
      2021年1月17日下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一论坛中发言,他表示, 现在很难去评价什么样的疫苗是最好的疫苗,无论是对中国还是美国“我认为,打了都是好” ,按照现在的证据和数据,入乡随俗去接种是比较好的选择。
张文宏表示,疫苗的接种率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接种意愿,另外一个是接种效率,这两个因素夹杂在一起,今年的上半年整体上日子是不好过,下半年要看大家整体的改变。
      国家医疗卫生科普专家、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认为:“如果接种意愿能够提高到80%,情况在下半年出现比较明显的好转,到明年2022年的1月份,日子就会相当的好,世界重启的时间可能就会出来。但是如果今年的下半年大家整体的思想改变不大,接种疫苗还是有一下没一下的这种情况,今年的下半年这个疫情的控制还会非常的艰难。”
张文宏判断,因为新冠疫苗已经出来了,2021年世界的总体格局会呈现一个特点: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节,张文宏预测,今年的春节大概率事件来讲,中国的流动性大幅度的下降,加上中国现在采取比较严格的防控措施,应该可以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两个潜伏期过去,石家庄新冠疫情问题就会解决
      对于目前处于疫情之下的石家庄,张文宏认为,一个月左右,也就是两个潜伏期过去,石家庄问题就会解决的,“武汉的疫情比石家庄厉害,我们也只花了几个月时间就搞定,现在有这么好的检测能力,国家这么多强大的医务人员在那边,现在采取的措施又是经验这么丰富,两个潜伏期基本上都能搞定,所以大家不要太过于担心。”

      有人纠结疫苗的保护率?—— 张文宏:覆盖率比保护率更重要
      张文宏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不要太纠结疫苗的保护率。在他看来,目前的疫苗临床研究数据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保护率不需要高到95%以上,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就可以广泛接种。疫苗覆盖率比保护率更重要。提高疫苗对中国人群的覆盖率,整体会起到很好效果
      一般来说,疫苗接种在打第二针后2至4周,你的抗体保护水平会比较高,才会处于一个被保护状态。在这之前,你哪怕打了疫苗,接触病毒依然具有暴露的风险。

       新冠疫苗会有副作用吗——已接种市民:没有什么异样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指出,自2020年12月15日新冠病毒疫苗重点人群接种工作实施以来,疫苗接种量已超1000万剂次。
      “没有身体不适,一切正常。” 居住在北京的张先生本周内接种了第一剂新冠疫苗。他告诉记者,接种后没有什么异样感觉,只是针口处有些肌肉酸痛。约两周后,他还将接种第二针剂的疫苗。
      张文宏 表示,灭活疫苗整体上是安全的,它只有短期风险,比如可能造成过敏或局部疼痛等,不是这个疫苗独有,所有疫苗都这样。 如果这个疫苗你不能打,意味着别的灭活疫苗也不能打,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都使用灭活疫苗,比如脊髓灰质炎疫苗、甲肝疫苗等,还有一些是减活疫苗,像水痘,它引起的不良反应更多一点。疫苗接受,要给老百姓一点时间。
      尽管国内外皆有专家呼吁“应接尽接”,仍有部分人群表示不愿接种新冠疫苗或持观望态度。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封多佳指出:“这是因为对疫苗不了解。”接种疫苗产生副作用的概率非常小,即便有一点不良反应,与患病的痛苦相比也不算什么。
      “我们现在对大家的建议是,如果有机会接种疫苗且无禁忌症,应接尽接赶紧接,不要再去犹豫,担心疫苗会有什么其他问题。”

      什么时候轮到我打新冠疫苗?—— 中国的新冠疫苗接种按照“三步走”策略实施
      第一步是对感染风险较高的重点人群进行接种 ,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地区工作、学习的人员。
      第二步是对高危人群的接种 ,即感染新冠病毒后易导致重症甚至病亡的人群。
      第三步才是普通人群接种,中国当前的接种人群控制在18岁至59岁之间,3月前,3岁至17岁人群也有望获批接种
      为何制定如此策略?“因为疫苗的数量有限,需要按照感染风险来划分。”封多佳说,这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各国疫苗接种的基本指导意见。之所以将中国当前的接种人群控制在18岁至59岁之间,是因为该年龄段的试验数据已经得出,60岁以上、18岁以下这“一老一小”年龄组的试验数据仍在研究中。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也透露,从现在获得的数据和国家药监局申报程序看,在今年3月前,3岁至17岁人群也有望获批接种新冠疫苗。(上观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4

回帖

253

积分

版主

积分
253
发表于 2021-1-18 14: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卫健委:河北、黑龙江等地疫情均为境外输入

      2021年1月14日,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同志代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会上通报了近期全国聚集性疫情情况。
      通报指出,2020年12月以来,北京、四川、辽宁、河北、黑龙江等地相继发生聚集性疫情。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均为境外输入。均为境外入境人员或被污染的冷链进口物品引发,隔离场所管理不规范、接触进口冷链物品工人防护不到位等是重要原因。二是波及到农村地区。河北石家庄、黑龙江绥化、四川成都等地疫情均发生在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部。三是感染人数增长迅速。在较短时间内,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四是扩散范围广。人员聚集流动、婚宴、集会等活动加剧疫情传播,呈现向外扩散趋势。五是处置难度加大。在同一省份或城市出现多条传播链,发现疫情时已经出现社区传播,疫情防控难度大。
      通报指出,从近期聚集性疫情处置情况看,暴露了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突出问题。一是公共场所常态化防控有所松懈。干部群众疫情防控意识有所淡化,公共场所防控措施有所放松,大型聚会活动防控要求未得到落实。体温监测、查验健康码等很多流于形式。二是疫情应急指挥体系不能及时高效发挥作用。指挥体系从常态化转入应急状态不够迅速,应急处置流程不够明确,信息流转不畅通,影响疫情处置的速度和力度。三是疫情应急处置准备还不到位。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物资储备、定点医院、隔离场所等准备不足,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不到位,没有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四是农村疫情防控力量薄弱。农村医疗卫生基础条件较差,技术力量不足,早期发现能力不够。省市县统筹应对农村地区突发疫情防控的体制机制还需完善。
      通报强调,当前我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面临重大考验。要坚决落实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处置5项关键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健全常态化向应急及时转换的指挥体系。要及时激活应急指挥体系,确保各项工作在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各项防控措施在党委政府的统一调度下推进。二是切实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准备。联防联控机制各部门相互配合,加强培训和演练,确保各级干部都明白干什么、怎么干。三是提高应急处置科学性精准性。及时科学精准划定和调整中高风险区域,分区分级实施社区和人员管控、核酸检测等措施,防止疫情处置措施简单化、一刀切。四是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农村和城市疫情防控一体部署、一体推进。高度重视春节期间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做好重点人群返乡前7天核酸检测,提高早发现的能力,做好早隔离、早治疗的准备,做好返乡后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居家健康监测。加大健康教育防控知识宣传力度,加强聚集性活动管控。要提前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和能力准备,一旦发现疫情,坚决果断处置。(国家卫健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1

回帖

7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4
发表于 2021-1-20 19: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万多武汉新冠家庭研究:儿童传播力更强,建议打疫苗

两万多个武汉新冠家庭研究发现:儿童传播力更强,建议打疫苗


      2021年1月19日,国际著名期刊柳叶刀子刊《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团队关于新冠病毒家庭内传播的流行病学研究。该研究聚焦两万多个武汉新冠病毒家庭内的病毒传播特征等,发现在家庭内整体上婴幼儿和青少年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较老年人群弱,但其传播力更强。
鉴于以上发现,该研究建议当疫苗资源允许时,因儿童病例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建议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儿童进行新冠疫苗的接种。
      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9年12月2日至2020年4月18日期间武汉市上报的所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包括实验室确诊病例和临床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家庭进行分析。研究共纳入27101个家庭,包括一代病例29578人和家庭密切接触者57581例。
      研究发现,当将新冠病毒的平均潜伏期设为5天,最大传染期设为22天时,计算出家庭内二代发病率值为15.6%。
      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年龄人群相比,60岁以上人群感染新冠病毒风险最高,而 0-1岁婴儿的易感性又高于2-5岁(odds ratio (OR)=2.20)和6-12岁儿童(OR=1.53)。当接触时间相同时,儿童和青少年病例(20岁以下)传染他人的能力是60岁及以上人群的1.58倍。
      同时该研究还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他人的能力远低于有临床症状的确诊病例(OR=0.21),而有症状的确诊病例在发病前(潜伏期)的传播力比发病后更强(OR=1.42)。
      在严格的疫情干预政策实施后(如隔离病例和密切接触者以及限制出行),一代病例的家庭再生数(每个家庭内部一个病例可传染的人数)下降了52%(从0.25 降至0.12),继发病例的家庭再生数从0.17降低到了0.063,减少了63%。
      该研究的发现对于制定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例如当疫苗资源允许时,因儿童病例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建议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儿童进行新冠疫苗的接种。(澎湃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

回帖

1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9
发表于 2021-1-23 16: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3D图像首曝光新冠病毒长的样子像一颗残败不堪的星球

      你真的知道新冠病毒真实的样子吗?
      新冠病毒究竟长什么样子?近日,奥地利研究人员通过提取,扫描和数字化样本中完整的新型冠状病毒病毒颗粒,成功地拍摄了该病毒的3D照片。
      对于这个新冠病毒的样子,有科学家形象的表示,像一颗残败不堪的星球。
      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2019年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该病毒症状一般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该病毒已确认存在人传人现象,且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
      2020年12月23日,英国宣布,又发现了另一种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新冠病毒。(快科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9

回帖

44

积分

实习版主

积分
44
发表于 2021-1-24 14: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河北黑龙江山东平度疫情来源看果然是环境传人 俄罗斯毒

      由于世界多国在近期出现了变异新冠病毒,且还传播到其他国家,这使得全球疫情局势再度严峻起来。面对当下的这种危急形势,钟南山院士此前在面对采访前就表示,中国已经形成了非常严密、有效的防控机制,所以国内不会出现像以往那样的大规模暴发情况。
      但是在给民众吃下定心丸的同时,钟南山院士也强调,当前仍要警惕“环境传人”的情况。而就在钟南山院士发出忠告没多久后,这种“环境传人”的情况终究还是发生了。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自2020年12月以来,北京、辽宁、四川、河北、黑龙江等地发生的聚集性疫情,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传染源均来自境外输入。其中有一部分是由境外入境人员引发,还有一部分则是由进口冷链物品引发。      除此外,除了黑龙江、河北等地暴发的聚集性疫情被证实与进口冷链物品有关联外,此前大连暴发的疫情也被证实与“环境传人”有关。      据央视新闻报道,大连此前在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析后发现,这一次大连的感染患者大多为大连港的码头工人,而他们的感染源就是污染了新冠病毒的冷链产品。据了解,这些感染患者是因为搬运俄罗斯籍货轮上的冷链产品而被感染,随后这些码头工人接触了公司客户等人群,进而引发了疫情的后续传播。
      而就新冠病毒的“环境传人”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曾解读称,一般来说,“环境传人”现象大多是发生在疫情早期,其主要是起导火线作用。而如果想达成“环境传人”,就必须要满足三项条件,首先就是物品被污染得较为严重;其次就是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较久;其三就是在接触污染物时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所以就吴尊友给出的解读来看,能阻止“环境传人”情况发生的有效举措就是,民众在接触有可能被病毒污染的产品时,务必要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接触可疑物品戴口罩和手套,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止“环境传人”情况发生的作用。(崛起中国V  腾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1

回帖

45

积分

版主

积分
45
发表于 2021-1-30 16: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媒:中国的直肠新冠病毒检测法被认为更加可靠而准确

      这不是一个玩笑,为遏制新冠病毒传播,中国越来越多地使用了肛拭子检测,这比鼻咽拭子检测更加令人不适。
      直肠样本检测被认为比鼻咽样本检测更可靠、更精确,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它。因为做肛拭子检测时,要将一根浸在盐溶液中的2、3厘米长棉签插入肛门,然后分析样本。
      使用这种检测法发现病毒活跃痕迹的机会更大,因为病毒在直肠中的停留时间比在呼吸道中的停留时间长。几天前,北京已有1000名小学生和教职工接受了这种检测。
      法新社1月29日文章,原题为“”中国采用肛拭子检测新冠病毒,不太方便但很可靠”。肛拭子检测虽然更可靠,但也令一些民众不“淡定”。中国对高危人群和有国外旅行史者进行肛拭子检测。有接受检测的人评论称,这种检测并不痛苦,但让人略感羞愧。不过,虽然肛拭子检测不算方便,还让人有些难为情,但“插鼻孔”检测也同样令人很不舒服而且准确率比前者低。
      中国媒体称,由于不够方便,采用肛拭子检测的目的是进行“针对性筛查”,并非要全国推广,鼻咽拭子检测仍然是目前最普遍的检测方法。(潘亮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7

回帖

4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5
发表于 2021-1-31 14: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核酸检测成返乡通行证 13省份已下调核酸检测价格】今年春节,核酸检测成返乡“通行证”。记者发现,2021年来,已有北京、天津、四川、福建、甘肃、陕西、贵州、湖北、黑龙江、海南、青海、浙江、西藏13省份公立机构下调核酸检测费用。有9省份单样本公立机构核酸检测最高限价下调至80元/次。此外,北京、陕西、保定等地核酸检测费用纳入医保。(人民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0

回帖

32

积分

版主

积分
32
发表于 2021-3-4 20: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28天病死率从21%下降到5%

中医药治疗显著降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病死率

    广州中医药大学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忠德教授团队近日发布研究成果,应用柴胡解毒方和扶正救肺方辨证论治可以减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28天病死率(从21%下降到5%),全文发表在《Phytomedicine》(中文译为《植物药》)。
  该研究以2020年1月27日至2020年3月15日期间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评分匹配的方法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基线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情相似,具有可比性。中药治疗组第28天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1% vs 5%),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与第28天的对照组相比,中药治疗组死亡相对风险为0.222,相对风险降低率为0.775,绝对风险降低16.2%。
  此外,研究发现中医治疗后,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等主要症状改善,发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天 vs 7天),且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技专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带领下,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指导下,张忠德教授带领援鄂医疗队深入隔离病房,抓住重症患者的核心病机,拟定了柴胡解毒方和扶正救肺汤,已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和PCT专利。
  既往研究显示中医药对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有较好疗效,本研究显示了中医药救治重症患者的优势,为助力全球抗疫、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提供了重要参考。
  该研究由广东省中医院援助湖北武汉市汉口医院医疗队完成, 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急专项、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急症重点实验室应急专项资助。(中国中医药报 宋莉萍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